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07篇
科学研究   3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贺铸的《鹧鸪天·重过闯门万事非》是北宋时期两首著名的悼亡词。本文对这两首悼亡词的情感内容、艺术构思、表现手法等进行了同异比较探析,并从人生经历和艺术禀赋方面揭示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2.
图形—背景理论在英语倒装句焦点凸显功能分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与背景理论的角度出发,重新分析了英语倒装句的焦点功能,认为英语倒装句符合图形—背景理论中的凸显原则。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说话人将正常语序结构“图形—背景”转化为“背景—图形”,形成句末焦点,达到了最佳凸显效果,引起听者对图形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基于状态空间极点配置的倒立摆平衡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GIP—100—L单轴倒立摆实验系统的平衡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运用状态空间全状态反馈权点配置方法设计控制器,在MATLAB上进行仿真,在实际系统上进行了调试,实现摆杆的平衡控制。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设计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现代徐州方言的倒装语序可划分为主谓倒装、状中倒装、宾语前置、主语和状语同时后置、连谓结构成分顺序倒置等五种类型。从语用角度考察,徐州方言倒装语序的现状和特点与日常口语的表达、理解、特点和类型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张童朝  颜廷武  仇童伟 《资源科学》2020,42(6):1123-1134
中国农业面临着劳动力老龄化与绿色化转型的双重约束。聚焦于跨期技术属性,本文提出了中国情景下年龄对农民跨期绿色农业技术采纳的倒U形影响假说,进而以秸秆还田为例,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利用冀鲁皖鄂4省1372份农民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①年龄对于农民跨期绿色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效应呈倒U形态势,“中年农民”成为现阶段绿色农业技术扩散的积极力量;②人力资本和风险偏好是年龄影响农民跨期绿色农业技术采纳的重要中介变量,两者的中介效应占年龄总效应的71.94%;③信息化和耕地规模对中青年农民的跨期绿色农业技术采纳具有促进作用;经济价值认知、是否贫困、供水情况、补贴和处罚政策对中老年农民采用跨期绿色农业技术表现出积极影响;社会资本对中青年农民的技术采纳具有负向影响,但有利于中老年农民采纳跨期绿色农业技术。由于年龄较高农民积极采纳跨期绿色农业技术其实是该群体非农就业机会减少而被动“以农为业”的结果,这表明农业生产包括农业资源保护与开发缺乏最为优质的劳动力支撑;另一方面,非农就业的青壮年劳动力由于缺乏务农经历,多年后回归农业又能否承担起农业绿色化转型的责任也值得思考。因此,劳动力老龄化对中国农业短期的影响在于如何把地种好,而长期的潜在威胁依然是谁来种地。  相似文献   
6.
由平均速度定义式求出平、斜抛运动的平均速度。  相似文献   
7.
当倒立摆的摆角和摆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分别采用三个模糊集"负、零、正",对倒立摆系统的数学模型方程进行模糊化,得到7条Sugeno型模糊规则,根据系统参数及摆角和摆速的值,得到对应模糊规则下倒立摆系统的数学模型方程,然后对每个区域选择期望的闭环极点,设计出极点配置状态反馈控制器,对倒立摆系统进行控制,仿真结果力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Jenna Van Sickle 《PRIMUS》2015,25(8):600-613
Abstract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experience of a university professor who implemented flipped learning in two sections of college algebra courses for two semesters. It details how the courses were flipped, what technology was used, advantages, challenges, and results. It explains what students do outside of class, what they do inside class, and discusses what students thought of the course based on surveys and course evaluations. It also compares results on a similar final exam to those of a control group.  相似文献   
9.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we share a model of flipped instruction that allowed us to gain a window into our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We depict how that increased awareness of student thinking shaped our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in productive ways. Drawing on our experiences with students in our own classrooms, we show how flipped instruction can be used to design experiences that help students make sense of mathematics during class sessions.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The term “flipped” or “inverted” classroom includes a broad range of pedagogical innovations, and has recently received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press. Although flipping an entire course might be a more extreme step than most are able to take, we discuss modular ideas for change that can be more easily implemented. This paper offers the perspective of four faculty members at different institutions who have all flipped material in statistics courses that were already highly interactive and activity-based. We share common pitfalls and core ideas that were found among diverse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