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1.
热贡地区六月会展示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艺术,特别体现在祭祀与舞蹈这两个方面。从中我们不仅能找到民间艺术“礼失求诸野”的影子,还能深刻体味六月会在社会渲泄功能方面、娱乐功能方面、宗教心理平衡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D.麦格奈尔(D. MacCannell)的符号吸引理论为基础,将雍和宫景区的发展历程系统解构为命名阶段、取景和提升阶段、神圣化阶段、机械复制阶段、社会复制阶段5个阶段。研究结果认为:旅游资源的成功开发涉及到其形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各阶段综合作用的结果;注重对旅游资源地脉和文脉的挖掘,促进旅游资源神圣化是旅游资源顺利形成的重要因素;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加大机械复制力度,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感知不断形象化、真实化,是提高旅游资源知名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莱青”是内蒙古东部地区类似于巫师的宗教中介人称谓。其主要职能为驱魔医病,基本活动方式与蒙古博相仿。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科尔沁及周边地区。“莱青”有蒙古博、“喇嘛博”、衰退的“古尔塔木”等不同解释。笔者释其为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在与原有蒙古博教作斗争过程中,为取代其功能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喇嘛”,是藏传佛教与蒙古博教整合形成的复合文化体。其乐舞也就具备了两种文化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