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5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40篇
教育   7789篇
科学研究   1090篇
体育   349篇
综合类   42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316篇
  2020年   341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537篇
  2013年   733篇
  2012年   916篇
  2011年   792篇
  2010年   478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531篇
  2007年   661篇
  2006年   665篇
  2005年   609篇
  2004年   508篇
  2003年   451篇
  2002年   389篇
  2001年   305篇
  2000年   202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体育产业从公益事业向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其中多大成分是公益,多大成分是商业,这个问题也导出了国家在体育公益事业上的投资与产业商业投资之间的合作、冲突和矛盾如何处理的问题。其实体育产业中的公益投资与商业投资具有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政府与企业之间可以相互融资,或者通过政府采购服务的方式,保证两种投资关系的合理和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概念图是小学课堂中重要的教学手段,它可以通过图片的形式,将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表达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综合素养。本次研究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培养运用概念图的习惯,以期获得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从数学方法的角度 ,通过若干实例的分析 ,阐明了“数学构造性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与健身效应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的调查与分析,探讨体育活动兴趣对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与效应。实验表明:对体育有明显兴趣的学生较对照组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负荷效应、身体素质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以来,谈话法就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主流方法。这种谈话法大多由教师提出问题展开,以师生间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教师提出的问题中具有启发式的,开放式的,需要学生经过深思熟虑才能回答的问题并不多。师生间是单向交流,学生缺少提出问题的机会,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必须贯彻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数学课程要求:“必须使学生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把创新与数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引入课堂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以其直观、活泼、真实、有趣、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优势赢得学生青睐。本文探讨了多媒体在外语专业选修课《宾馆英语》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的广阔学习空间。这些空间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求知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陶冶情操,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由于一部分师范生对体育学习兴趣不浓,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着重论述了培养和提高师范生对体育学习兴趣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9.
西北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运动兴趣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西北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健康状况与运动兴趣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 人数不到60%,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体育的健身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不近人意,必须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学生对健身类、健美类、娱乐类和球类体育活动比较感兴趣,学校应多为研究生 提供这方面的教学和活动场所,而对田径项目的兴趣则相对不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教学实践 ,从开设数学试验课程的必要性出发 ,阐述了对数学试验课程建设的认识 ,以及开设数学试验课程对教育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