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01篇
科学研究   20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43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温力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2):141-143,145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武术科研的基本思想方法。为满足人们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需要,武术而被不停地创造和发展着。武术的产生是基于人们的自卫需要,在以冷兵器为主要兵器的时代军事需要对武术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火器的发展是武术直到明清才得以“集其大成”的原因。武术概念的形成是有条件的。今天任何形式的武术都面临着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作者十几年来坚持对卡尔.马克思哲学给予了“以人为本”的“实践人本主义”的解释,受到了诸多同仁的批评。该文综述了我国50多年来哲学界中的“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的遭际,并答复了诸位同仁的批评,最后坦白了自己是怎样从“以人为本”的“实践人本论”到“以心为体”的“实践心本论”,承认了自己犯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可能错识。  相似文献   
3.
费希特知识学的基础和核心是“自我”,费希特知识学就其特点来说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费希特对自我积极实践性的颂扬反映了时代的呼声,肯定了实践的作用,尽管其强调实践是认识领域内的实践,还是为哲学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旧唯物主义所坚持的本原本体论的思维方式,缺乏实证科学的有效论证,具有先验主义色彩。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从其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激烈地反对旧唯物主义的抽象物质观,认为世界的物质性是随着人的实践的深化和主体性的发展而不断展现的动态过程;从而实现了对传统的终极意义上的本体论的改造,是唯物主义从传统形态进入现代形态的一个历史性转折。  相似文献   
5.
票号是19世纪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金融组织,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山西票号,它在没有政府监管的情况下,繁荣昌盛近一个世纪,后因战乱不断才逐渐倒闭并消失。山西票号的经营制度深谙委托代理之道,也就是今天在经济学界大行其道的激励理论,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尽管时代和环境都发生了变化,激励问题是永恒的。山西票号的激励制度的启示对当代中国银行业监管效率的改进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庄子的“吾丧我”涵盖工夫与本体两个层面,其含义是“唯丧我才能见道”,又是“见道后的自然解脱”。庄子“大木”的形象是丑的,但“大木”意象是美的,“大木”的本质是庄子对个体生死意义的独到领悟,又是一种超然而可求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黑格尔的错误是把对立面统一绝对化,旧教材的错误则是把两极对立绝对化,特别是把唯心论和唯物论的对立绝对化了,殊不知阶级社会源于“心物”对立或脑体分工,把“心物”对立绝对化就是使阶级社会永恒化。再说哲学也只有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两大派,因此教材对唯心唯物的划分纯属画蛇添足,而对马克思哲学观的理解也未免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是位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关于自然界统一性的思想和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是引导他取得一系列科学成就的指导思想,并已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对科学的进步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类历史的发展既是一个客观的和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也是一个自为的合目的的主体自觉选择过程。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克服了以往历史观的局限。实现了科学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价值的实现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是一个付出代价和扬弃代价的辩证过程。需要人们权衡利弊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一种决定论的历史观 ,是和选择论这种非决定论的历史观相对立的。但是唯物史观的历史决定论又是和宿命论的、机械论的历史决定论相区别的 ,它不仅承认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 ,同时承认历史发展中人的历史活动的选择性。作为两种历史观 ,决定论和选择论是互相排斥的 ,但作为历史发展中同时存在的两个方面 ,历史的决定性和历史的选择性并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依存的 ,历史发展的决定性表现于人的有选择的历史活动之中。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中的选择性和决定性 ,对于正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