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32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教育   13788篇
科学研究   166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285篇
综合类   161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7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427篇
  2020年   606篇
  2019年   324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434篇
  2014年   1156篇
  2013年   1185篇
  2012年   1617篇
  2011年   1670篇
  2010年   1002篇
  2009年   876篇
  2008年   1065篇
  2007年   1498篇
  2006年   1419篇
  2005年   1326篇
  2004年   1061篇
  2003年   984篇
  2002年   821篇
  2001年   688篇
  2000年   392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In this article we examine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 experience, mental health and exclusion from school and how young people (YP) negotiate these different experiences and identities. The study is a secondary analysis, informed by symbolic interactionist theory, of interviews conducted with 19 care experienced YP in Scotland. Not all of the YP were excluded and not all had a formal mental health diagnosis, as such our study design allows interrogation of the contexts and relationships which not only facilitate but also disrupt pathways to exclusion. It also allows reconsideration of assumptions of vulnerability which are often applied to care experienced YP.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se YP are moving beyond ‘role playing’ the identities ascribed to them and actively seek out relationships which enable them to construct alternative identities.  相似文献   
2.
This research explored how seven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assistants (TAs) experienced their role in supporting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Interviews were analysed using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IPA). The participants believed that they supporte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and particularly referenced the close relationships that they formed with children. Throughout their accounts of supporting children, the TAs referenced helpful factors (e.g. support from other staff) and challenges (e.g. hierarchy) within the school system. Supporting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was an emotional experience for the TAs; they discussed the rewarding element, however, the topic also elicited fear. The findings provide several implications for school staff and external professionals about how TAs can be supported in their role. These include involving TAs in training opportunities, providing TAs with supervision, considering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 schools, and introducing a mental health policy.  相似文献   
3.
学习团队协作信息搜索的共享心智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对协作信息搜索进行深入研究,为专业化协作信息搜索系统平台建设优化等提供启发和借鉴。[方法/过程] 聚焦于学习团队的信息搜索行为,以高校学生为研究样本,以共享心智模型为切入点,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讨协作信息搜索中团队共享心智模型建构过程。[结果/结论] 识别出四大核心环节——个体感知与探索、团队任务解析、团队信息收集和团队信息整合,并理清各环节的认知活动与共享心智模型内容要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和逻辑分析方法,通过对武术神、意、气与动作内外相结合,使身心达到愉悦、全面的发展。武术训练对人的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的发展都有良好影响,强健体魄,缓解压力,保持一个舒畅愉快的心情。武术套路的训练不仅能塑造强健的身体,而且也承载着道德文化修养和精神传承的历史重任,经过研究和调查,很多青少年通过武术套路训练,提高了其自身的身体素质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5.
郑樊慧  张明 《体育科研》2003,24(2):13-16
采用个案研究,考察了系统的心理训练对提高速射运动员心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的心理训练能有效地提高速射运动员的心理稳定;心理训练必须与运动员的专项训练相结合,并且要长期有序的进行下去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利用目标设置和认知训练的有关理论能有效地帮助运动员的端正比赛时的心态从而促进运动员的比赛发挥。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作用探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社会调查、专家访谈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部分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运用体育学、保健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知识与研究成果,探讨了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积极效应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影响田径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及其心理训练的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田径运动项目的特点,论述了影响田径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及田径运动员的一般心理训练和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为田径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略论现代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以“健康第一”为核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创设体育课堂教学的民主协作氛围,保障学生心理的自由和安全,构建以人为本,以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为基本内容的激励体系,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甘肃省 9所高校的 94 3名男、女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分析 ,据此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陕西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任庆军 《体育科研》2003,24(3):71-73
调查分析了陕西省西安市10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参与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为这一群体实施体育心理疗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