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48篇
科学研究   16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金二朝虽然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但汉文学的创作也呈现出繁盛的面貌。就两朝诗歌的辑录而言,阎凤梧、康金声主编的《全辽金诗》是较为完备的著作。但还有一定数量的辽金诗歌仅保存在碑志文献与方志著作中,并没有收录进《全辽金诗》。为使辽、金诗歌的辑录更加完备,兹对碑志文献与方志著作所保存的溢出《全辽金诗》的26首辽、金诗歌进行补遗。  相似文献   
2.
"石头悖论"是无神论者反击一神论的一个重要论证,不但是宗教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而且具有重要的逻辑研究价值。玛弗罗迪斯式逻辑分析存在重大缺陷,未能准确地揭示"石头悖论"的逻辑结构。借鉴萨维奇有关"石头悖论"的认识,"石头悖论"的真实逻辑结构得以显示,也进而得以顺利破解。通过"石头悖论"这一宗教哲学研究的典型案例,逻辑分析作为宗教哲学一条重要进路的地位得以自然彰显,逻辑分析进路影响到语言范式的转变和推理、论证规则的选取。  相似文献   
3.
《聊斋志异》中"龁石篇"记载的是道士王嘉禄"啖石为饭"一事,其"本事"源于王渔洋的《池北偶记》。主人公王嘉禄史上实有其人,"龁石"的细节与中医书籍里所记载的"服云母"养生法完全吻合,王道士的"遍体生毛"又与古籍记载相映照。"龁石"篇是对道医体系中"服云母"养生法的记录。  相似文献   
4.
电子教材因其多媒体化、教学形式多样化、环保节能等特点而广受关注,全球已有一定数量的电子教材面世。因显示终端性能的局限性,电子教材却并未如人所愿被顺利大规模推广使用,但这一状况将在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时代得到根本改观。文章分析和探讨电子教材的优势特点、使用现状、平板电脑对其发展产生的革命性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四川隆昌被誉为“中国石牌坊之乡”,现存17座明清时期的石牌坊。古驿道、移民大族、地方官僚、隆昌青石、民房与牌坊的关系这几个恰到好处的因素共同构成了隆昌蔚为壮观的石牌坊群。  相似文献   
6.
《大唐龙兴观灯台颂并序》石刻是一件记载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青州州县官员集体尊崇道佛二教事迹的珍贵历史文物,具有补史之缺、证史之实、纠史之谬的重要历史价值。从石刻出土地点发现了唐代青州龙兴观遗址,填补了青州道教研究的一个空白。  相似文献   
7.
清代以篆书知名的第一位书家王澍。绩学工,精研金石碑刻,述亦丰。其所长“玉箸”篆对后世影响极甚。奠定了碑学发展的基础。是清代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8.
Interest in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providing tablet computers to students has grown in recent years, both in UK institutions, and across the world. Limited research studi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higher education (HE), and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ettings, tentatively suggesting a range of positive impacts on learners, but little conclusive research has been publish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ablets in further education (FE).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ase study of a single, mid-size English FE college, which piloted the provision of tablets to bounded groups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four diverse curriculum areas. The author was invited to help design the college’s evaluation of the pilot, which would inform a potential business case to extend the pilot to all students. One element wa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project, with data captured through a series of focus group interviews with all 64 students who received tablets, and separate interviews with their ten teachers. Findings are reported here, exploring the extent to which students and teachers perceived learning benefits from the tablets: for some learners, this was reported as enhancing the organisation of learning; supporting greater independence of learning and enabling more purposive learning. Barriers to learning enhancement were also identified, including institutional issues (frustration with technical infrastructure), and individual learner disengagement (distraction and surface engagement with mere ‘novelty’). Concluding that the tablets’ clear benefits were not automatically transformative, and engagement was not uniform, findings are relevant to FE managers and leaders of other institutions considering tablets as a possible learning panacea.  相似文献   
9.
明代乐律学家朱载堉神道碑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载堉是我国明代杰出的乐律学家,在世界上首创了十二平均律理论。朱载堉神道碑原存于朱载堉墓地,即沁阳市东北九峰山下。神道碑由我国明代名书法家王铎撰并书舟,详述了朱载堉世系、生平事迹和学术成果,是研究朱载堉学术思想的重要献资料,对纠补正史之漏误有重要的价值。朱载堉神道碑在清代《怀庆府志》、《河内县志》中,均有录。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注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奠定了基础。而社会调查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对新形势下历史教学法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