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8篇
科学研究   57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曲线拟合乙型肝炎疫情的发病数,以此为依据对传染病行业的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选择2009~2018年乙型肝炎发病数据,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法进行处理,采用序列平稳化、模型估计、模型检验拟定ARIMA季节性模型。并使用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国乙型肝炎发病数据来进行模型验证,再预测未来一年的乙型肝炎月发病数,可得知2009-2018年乙型肝炎的发病数据可以被ARIMA(3,1,2)(1,1,1)12模型很好地拟合。根据模型预测得到,2019年我国乙型肝炎的发病数为1224591例,总体呈上升趋势,在3、7、8月份逐月增加,随后又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学标志的影响.[方法]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拉米夫定治疗30例慢性乙肝患者,并与30例拉米夫定单药治疗患者比较,观察治疗后血清病毒学标志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时联合治疗组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12周和24周时联合治疗组肝功能指标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能有助于患者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早期发生HBeAg/抗-HBe血清转换.  相似文献   
3.
我院是一所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承担着本市辖区及周边地区精神卫生的防治任务。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急性期多以封闭无陪护团体治疗为主,患者由于服用大量抗精神病药物,机体免疫识别不足,他们是传染病的极易易感人群。一旦一例传染病人进入群体,就有可能引起泛化、暴发群体流行,因此防控感染对无陪护的精神疾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收治"三无"患者时,由于他们来历不明、经历不清,关口前移和筛检、防控益显得突出。2012年1月初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了60例"三无"患者,不仅筛查出痢疾、结核等常见传染病的患者,还检出一例HIV精神病患者和数例传染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通过这两种典型的传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过程和防控经验,浅谈精神科护士筛检、防控传染病的做法与体会,为今后护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四岁的甜甜是一名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幼儿(以下简称HBV幼儿),这使她被多家幼儿园拒之门外,只能与小蚂蚁为伴. [1]其实,像甜甜这样的学龄前幼儿无法入园就读的事例屡见报端,这其中各方都有苦衷.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不同剂量的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将50例入选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门冬氨酸鸟氨酸5.0 g)和对照组(门冬氨酸鸟氨酸7.5 g),治疗28 d后,观察两组病人肝功能指标.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剂量的门冬氨酸鸟氨酸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相近,因此,不提倡临床加大剂量使用.  相似文献   
6.
《教育》2014,(8):43-43
案例概要 沈某初中毕业后,收到云南省某技工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并交纳了该校规定的全部费用。学校新生军训结束后,该校组织新生到医院进行体检,沈某被查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该校电话通知沈某的父亲,告知沈某患有乙肝,依据学校规定需要退学。沈某到医院复查,经做乙型肝炎两对半抗原测定,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带教方法,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和效果。方法:对2007~2009年度12例临床医学专业1年期进修人员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带教;选择同期进修人员10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带教。结果:PBL组学员在临床病理、免疫、药理学基础理论和抗病毒治疗临床应用方面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失分主要集中在基础知识的外展和延伸以及抗病毒治疗失败后的处理方面。结论:PBL方法对拓宽学员视野,坚实基础知识,掌握临床技能方面较传统带教方法优势明显,具备临床教学推广、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9.
在5型病毒性肝炎中,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对人体的危害最大。正常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与急性甲型肝炎患者早期隔离,使病人针具、餐具、洗漱具专用,携带者不能为输血对象,男女婚前作常规检查等是预防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检测与患者肝脏损伤间的相关关系,为乙肝的诊疗提供较好的监测指标.方法:选择新入院乙肝患者的血清,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IFA)测定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测定HBV DNA的含量;同步监测肝损伤指标(ALT、AST、ALB、TBI、CRP)等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总体而言,乙肝患者肝脏损伤指标与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检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但乙肝活动期时,肝损伤指标与HBsAg、HBeAg、HBV DNA测定结果之间呈现一定的正相关.结论:乙肝病毒标志物与乙肝炎症活动期肝损伤指标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二者结合可作为乙肝肝损伤的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