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2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教育   10422篇
科学研究   1833篇
各国文化   25篇
体育   880篇
综合类   466篇
文化理论   46篇
信息传播   1554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263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344篇
  2015年   684篇
  2014年   1361篇
  2013年   1064篇
  2012年   1041篇
  2011年   1145篇
  2010年   1009篇
  2009年   1006篇
  2008年   1124篇
  2007年   922篇
  2006年   707篇
  2005年   679篇
  2004年   580篇
  2003年   511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287篇
  2000年   279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切实探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途径,破解传统教学"高负荷、低效益"的教学困境,我校历史教研组提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分模块——团队教学模式,并在我校2016级学生中抽取一定班级进行了教学实验。  相似文献   
3.
郭小平 《声屏世界》2003,(11):38-40
安徽卫视的《记者档案》定位独特、品位较高,展示了镜头背后的镜头,挖掘文字背后的新闻,展现声音之外的故事,凸现了视角之外的视角,在电视人物谈话类节目中展示了其生存逻辑和独特的内容处理模式。并以“借船出海”与“造船出海”的方式,实现节目主持人与栏目的良性互动,为栏目的品牌效应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对于平等和互动的追求,不仅是《记者档案》为克服该栏目对“旧闻”的重复、走出谈话类节目的窠臼的成功范例,也给其他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定位与栏目策划提供了可供研究的模本。  相似文献   
4.
加"0"问题复杂性探究及其解决办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中图法》类目复分加“0”问题复杂性的种种表现,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范进是《儒林外史》中影响最大的典型形象之一,从化层面解读以范进中举为中心的“范进现象”,深入剖析明清八股科举对士人的毒害,具有一定的学批评和社会化批评意义。  相似文献   
6.
龚志红 《湖南教育》2002,(14):53-53
诵听法。在诗歌、戏剧类文体的阅读教学中,我指导学生运用诵听法,就是将“听人读”与“自己背”结合起来,交替进行,通过各种感官获得记忆效果。诗歌的音韵、节律的美感与戏剧人物语言的口语化的特点,单凭读是很难有深刻体会的。由于语言即逝性的特点,学生必须及时、准确地接受语言信息,提取要点,迅速领会。这样,诵听结合在刺激学生大脑的反映速度、促进阅读时对信息的快速筛选、理解等方面可起到积极作用。我一般是让一组同学朗读,其余同学静听。或者个别读、分角色朗读,其余同学静听。学生朗读时尽量不看书,颇似电视播音员。这…  相似文献   
7.
角部的侵分     
吴新宇 《围棋天地》2003,(13):68-69
  相似文献   
8.
论合喻     
合喻是以一个主导喻象为核心,由诸多比喻类聚而成的复合式比喻系统。它是作者根据自己 所(?)集的同类比喻的例证,用归纳的方法总结开发出的一个崭新的喻种。文章根据合喻结构组合的不同特 征,将其分为总分式、分总式和并列式三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9.
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每次修改都会对竞技健美操的发展和与之相对应的训练方法带来变革。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通过对2001~2004年和2005~2008年的国际竞技健美操评分规则的比较分析,探讨竞技健美操艺术分变化的特点,旨在为健美操的训练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张翼 《四川教育》2006,(11):36-37
[编辑提示] 《囚歌》以及类似课文,在各种版本语文教材中都有一定的分量,它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但是,如何进行这类课文的教学,很多教师都感到迷惑。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年代久远,孩子的阅历,情感与文本有很大的距离;二是很容易上成历史课,思想品德课。我们在这里推荐两份教学预案,它们或多或少地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品读”一案,确定以朗读练习为主线,通过朗读指导,和学生一起走近作者、走近诗歌,缩短时代距离;“运用”一案,确定的以资料查找为主线,通过资料的选择与应用,理解课文内容,融入诗歌情感。这两个方案,既能解决思想教育的问题,同时又不失课堂的语文味,因为朗读、信息搜集都是语文课的重要学习方法。当然,我们可以融合这两种预案,也可以创新更新的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