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4篇
科学研究   1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关于卢瑟福模型中电子的运动是加速还是减速,不同文献给出不同描述,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描述.本文分别从能量和力的角度定量、定性地分析了卢瑟福模型中电子的运动情况,得出了卢瑟福模型中电子绕原子核旋转、辐射能量时作加速运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现行新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 必修 )第二册“原子和原子核”一章 ,在《原子的能级 电子云》一节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叙述 :“卢瑟福的核式原子结构学说…… ,和经典的电磁理论发生了矛盾 :既然核外的电子没有被库仑力吸引到核上 ,它一定以很大的速度绕核运动 ,这样电子会不停地辐射能量 ,自身的能量不断减少 ,最后“跌落”在原子核上 ,但是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对于这样一段文字叙述 ,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常感不足 ,他们总想要刨根究底一下 ,为什么电子会以很大的速度绕核运动 ?为什么电子绕核作匀速圆周运动…  相似文献   
3.
思考的价值     
如果要借用一个简短的故事来说,那么我想,没有比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这个故事更能说明思考的价值和重要的了:最早完成原子核裂变实验的是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有一天晚上走进实验室,时间已经很晚了,  相似文献   
4.
淡泊与谦让     
何山石 《初中生》2009,(1):88-89
由于在放射性和原子结构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获得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他对自己不是获得物理学奖感到有些意外。他风趣地说:“我竟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化学家了。”“这是给我开的一个绝妙的玩笑!”  相似文献   
5.
卢瑟福散射公式的几种推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并比较了卢瑟福散射公式的几种推导方法,加深了对卢瑟福散射公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卢瑟福、盖格及其学生马斯顿组建的科研团队,呈协作式扁平结构,实行柔性管理,通过有效交流和团队学习,研究α粒子大角散射现象,发现了原子核.这个案例引发我们深思:反常问题与原创性研究的关系,大学基础科学实验室与原创性研究的关系,青年学生进入前沿性科学研究团队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原子物理学是大学物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其课程的特点是从微观结构的考虑入手揭示与之相关的宏观现象与规律的本质。一般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应用若干量子力学的结论,揭示原子结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本文分析了原子物理学的教学现状,重点对第一章卢瑟福模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并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思考的时间     
卢瑟福是最早完成原子弹核裂变实验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家。一天深夜,他走进实验室,见一名学生依然端坐在工作台上,问道:这么晚了,你还在干什么呢?学生回答:我在工作。那你白天干什么呢?卢瑟福又问。  相似文献   
9.
以物理学发展史中某些重要发现为情境的试题在近年来的高考中时有出现,这样的试题能够使学生在接受知识考查的同时,再一次受到物理学史的教育.在2007年的高考试题中,有一道取材于"中子发现"的试题,看后,勾起了笔者对物理学史的一点回忆.  相似文献   
10.
王荣德  王鋆 《物理教师》2006,27(4):44-45
当我们回眸20世纪,不能不看到:20世纪以来,整个物理学的发展,基本上是从两个伟大科学家的奠基工作展开的.他们从科学的“两极”展开划时代的开拓工作.一个从宏观的宇宙着眼,探索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的内在联系,从科学理论上阐述并论证了相对时空的观念,从而提出了相对论,这就是“宇宙学大师”爱因斯坦.另一个则从微观的原子着眼,探索物质组成及其内在机制的奥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