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0篇
科学研究   67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42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6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原始时代的马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因为年代久远,考察起来极为不便。但人类既然很早就与马发生了关系,总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中国各地广为存在的原始岩画,就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考察古代马文化的重要线索。原始岩画是人类童年的产物,是初民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翻开原始岩画这一人类最初的艺术画卷,可探寻到丰富多彩的马文化的印记。  相似文献   
2.
丹田纵横探     
赵德贵 《武当》2005,(7):37-39
丹田之说,古代气功书上的用词都很隐晦,朦胧难懂,众说纷纭。古人何以故弄玄虚?这可能是由于气功涉及到人体生命的根本,其学问包含十分深广,与古代宗教、哲学、医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人为了能抽象地又能较形  相似文献   
3.
看鉴宝类的节目,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东西,因为古人在制作时犯了点错,让它与同类的东西格格不入,不过它不但没有遭到淘汰,反而身价一路飙升,凌驾于其他物品之上.就算是古人犯的错比较离谱,让这件东西有了缺陷,失了些美感,无法与其他同类东西相提并论,它也依然有收藏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痛并快乐着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回顾自己从事聋儿听力语言康复工作的成长历程,有一句流行语在我的头脑里越来越清晰,我觉得它几乎可以概括我10多年的成长历程:痛并快乐着!  相似文献   
5.
古典文献中多有“鸡栖”“鸡栖树”“鸡树”等说法,但是这些说法因文献不同,上下文含义不同,意义也难免有差异,很多时候甚至大相径庭.如今,很多人甚至文史或者文献学学者,也虎古典文献中的“鸡栖”“鸡栖树”“鸡树”简单地理解为“鸡栖于树”.早先,有学者在《中华读书报》上发文,引用杜甫《恶树》和《三国志》“鸡栖树”典故,认为自古就有养鸡于树之法,最近,笔者又见学者在网络上普及“古人为何把鸡养在树上”的常识,亦用《三国志》中“鸡栖树”之典.岂不知,这是望文生义,如不加以澄清,可能会误导公众,笔者以为有必要为此一辨.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读《吹小号的天鹅》在冬夜。人言“雪夜围炉翻禁书”,乃赏心乐事,加之天气预报说当夜有雪,所以想试试。饭后潜入书房,先酝酿情绪,临窗抽烟,顺便效仿古人,看晚来天欲雪。雪没看到,倒看见几个人从窗下走过。他们和你我一样,脸上满是费尽心思,却又周转不灵的神情。烟抽完了,雪终究没有落下。作罢。无所事事便看书。然而,我没有  相似文献   
7.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6,(21):59-60
“无出其右”指在某方面居领先地位,没有人或没有什么能超过他(它)、在他(它)之上.语本《史记·田叔列传》:“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例如《陈书·侯安都传》:“自是威名甚重,群臣无出其右.”清·李汝珍《镜花缘》三十回:“此二方专治一切肿毒,初起者速服速消,已溃者亦能败毒收口,大约古人痈疽各方,无出其右了.”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二十五章:“捷轩身经百战,胸富韬略,在军中威望崇隆,无出其右.”  相似文献   
8.
例说别号     
古人除了名和字,还有别号。号是自己取的,不受家族行辈制约,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但都寓有一定的含义,基本上反映一个人一生或一定时期的志趣、嗜好、性格、心绪和情操等。有的寓自己的情操、抱负于其中。如南宋画家郑思苜在宋亡后,自号“所南”“木穴国人”(木穴合为宋字)。  相似文献   
9.
潘开建 《桥牌》2016,(10):24-27
北京今年天气有点怪,尤其是到了秋分,竟然四天下了三场雨,且强度都在中雨之上。这还不算,每场雨都伴有电闪雷鸣。按理说,秋分是大节气,古人说秋分则为阴阳相半,且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有三候(现象),首当其冲的第一候就是“雷始收声”。今年秋分后雷声大作绝对是异象,就连楼下水果店小老板见到我都说:你们北京这个时候下雨,怎么还打那么大的雷啊?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往往会运用多种社科专业词语进行文学写作.如果仅从文学角度对这些词语进行考证,只会让人迷惑不解.文章采用训诂学的方式,考证古人文学作品中的注解,依此来探索运用多种社科知识考证古代文学作品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