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92篇
科学研究   256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污泥特性测定实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我校现有实验设备,设计实验方法测定唐山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含水率、细菌数、干燥性和发热值等性能,可为进一步进行污泥特性分析和实现污泥资源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暑假,我去图书馆办借书卡。卡片快办好了,我踮着脚尖上二楼,打算去借一些心仪的书籍。忽然,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从我身后响起,我回头一看。一位挽着发髻,穿着白底蓝色碎花衬衫的妇女正在弯腰擦着雪白地砖上的几个黑乎乎的脚印。那天早上下  相似文献   
3.
王志永 《内江科技》2006,27(2):131-131
油田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泥,如何处理油田污泥是油田科技工作者们一直探索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污泥回注”污泥处理方法,并结合油田生产实践,在临南油田开展了污泥回注工艺,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混凝法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混凝法对实验室的含油废水的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采用两种无机混凝剂与一种有机高分子混凝剂混用,达到絮凝除油,消除有机物质。以混凝剂的加入量,pH对混凝剂的影响为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不同混凝剂对此含油废水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6.
内胎与外胎     
汽车在泥泞的路上飞驰,沾满污泥的外胎极不满意长期的露天生活,怒气冲冲地对内胎说:你的生活太美好了,我在外面风吹日晒,你却天天躲在里面睡大觉,太不公平了!内胎只是挺了挺肚子,没有回答。  相似文献   
7.
3月底4月初,细心的北京市民或许会注意到,北京市很多街道两边的绿化带上飘出了一种莫名的臭味。如果你再看得仔细一些就可以注意到这些绿化带的草地上铺了一层浅黑色的颗粒。臭味就源于此。这些颗粒是一种特殊的肥料。其前身正是本篇报道的主角--来自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在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之前,没有活性污泥。在污水处理厂刚刚建起来的时候,人们也不太重视活性污泥--毕竟处理完2000吨污水,才留下来1吨污泥。然而随着市政污水越来越多,污水厂越建越多,污泥也越来越多。据估算,目前中国每天产生的含水80%的污泥,重量上几乎占到城市产生垃圾总量的20%,而且年增长率大于10%。根据预测,到2010年,全国年产生干污泥量将达到880万吨。这些污泥,不但含大量有机质重金属、病原菌、寄生虫(卵等污染物,而且极难处理。如何以最佳方式处理它们,已经是中国每一个城市要面对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花盆里用来养花的陶粒也可以做砖?砖还能浮在水面上?去年11月19日至21日,在长沙举办的2014中国国际节能减排产业博览会上,湖南瑞辰顶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瑞辰")无疑是现场最具人气的参展企业之一,引得观展者热议的是该公司的主打展品:一种利用陶粒和建筑垃圾、城市污泥、粉煤灰等制成的外观形似灰色海绵,能浮在水面上的"陶粒增强泡沫混凝土自保温砌块"  相似文献   
9.
小营油田梁8块主力含油层系沙四上,平均孔隙度12.1%,渗透率5.9*10-3μm 2,储层薄、物性差。近年来实施老井改造、停产井恢复,取得一定效果但因地面不配套,注水跟不上,措施效果得不到保障。本次通过储层地质研究和开发规律通过缩小井距部署矢量井网、一体化治理改善了梁8块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生物降解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对原油的影响和破坏作用非常大,并使原油质量明显下降。在大多数情况下,生物降解是造成原油变稠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使地质录井综合评价难度明显增加。掌握生物降解油气层录井特征,对油源对比、录井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