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敬超 《初中生》2006,(4):40-41
非洲大陆曾以众多的尼罗鳄闻名于世。“凡有尼罗河水的地方就有尼罗鳄”,这句话在几十年前听起来一点也不夸张。那时从撒哈拉沙漠的绿洲到地中海的沿岸乃至中东的黎巴嫩都可以见到尼罗鳄的踪影。可如今,在尼罗河的中下游地区,鳄鱼已基本绝迹,只有在苏丹南部的自尼罗河上才能见到大量的尼罗鳄。  相似文献   
2.
大林子 《垂钓》2007,7(1):27-27
生活在浑浊水域的长颌鱼,习惯于把脑袋扎进淤泥中觅食。在浑水中洞察敌情显得非常困难,可喜的是它们不仅有供捕食用的发电装置,还有电感应器官。  相似文献   
3.
张慧 《当代学生》2015,(Z1):86-87
悦荐对演员的世界你了解多少呢?读完这份演技派的“修炼指南”,那些“老戏骨”的敬业让我觉得震撼。原来许多享有盛名的好莱坞影星们,即使在他们名利双收时,依然能够为了塑造一个角色付出不可思议的艰辛努力。成就梦想从来没那么容易,这些演员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他们比其他演员更投入更努力。相信  相似文献   
4.
尼罗罗非鱼生长迅速,繁殖力强,在主体尼罗罗非鱼养殖池塘中,套养一定数量的加州鲈,可以吃掉达不到上市规格的尼罗罗非鱼苗种,试验结果表明:主体尼罗罗非鱼养殖池塘中套养加州鲈,在不增加饵料成本的前提下,每亩可增加加州鲈28.7公斤,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斯芬克斯他那狮子的鬃毛已经掉落,他的鼻子已经毁坏,他的眼睛已经成了两个空洞。他的脑袋虽然还保持着红棕色,但是已经被严重破坏了。他的躯体被沙漠里的黄沙掩埋了无数次,遭受了严重的侵蚀。但是他仍然屹立在尼罗河西畔的吉萨高原上。目睹着世事沧桑,从远古到现在。他就像一个睿智的老人,看着人类在他面前演出,几千年就这么一点一点地流逝了。忙碌的人们经常忘记他的存在,因为他总是静静地卧在高大的金字塔脚下。  相似文献   
6.
实验室实验以1×109和1×1010中子/m2的积分通量辐照罗非鱼种,其生长速率分别比对比组高40%和32%。中试实验以1×109中子/m2的积分通量辐照罗非鱼种获得罗非鱼及混养的未经辐照的鲢鱼和鲤鱼的成活率比对比组分别高21.8%、16.2%和149%;每ha(104m2)产量分别高8.6%、11.0%和157%。饵料系数降低了16.9%。本次实验在18.7ha的养殖水体中增加了52098kg的鱼产量。生物实验的结果表明,被辐照的罗非鱼主要脏器肝和脾的器官系数都比对比组大,这和受辐照的鱼种具有较高的新陈代谢和抗病能力是相对应的,为辐照的罗非鱼的成活率和产量高于对比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红河州大屯海水体里尼罗罗非鱼为研究对象,利用微波消解法对罗非鱼的鳞、肌肉、肠、鳔、皮等组织进行消解,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以上各器官中的铜(Cu)、锌(Zn)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大屯海尼罗罗非鱼不同组织器官对各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锌元素在肝及鳃中含量较高分别为28.0±5.40 mg/kg、16.0±3.40 mg/kg,在肌肉和肠中含量最低分别为1.00±0.22 mg/kg、1.00±0.03 mg/kg;铜元素在肝、肠、鳞和鳃中的含量较高分别为6.80±0.21 mg/kg、5.20±0.52mg/kg、5.00±0.35mg/kg、4.10±0.30mg/kg,在肌肉中含量最低为0.10±0.01mg/kg.  相似文献   
8.
二氢吡啶以三个不同水平(0、50、100mg/kg)添加饲喂雄性尼罗罗非鱼33d,探讨二氢吡啶的适宜添加水平及其对血清T3、T4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二氢吡啶(50、100ng/kg)可使日增重分别提高11.9%(p=0.063)、6.8%,体重特定生长率提高12.6%(p<0.05)、8.7%,饵料系数分别较对照组降低9.0%、6.9%,但对试验鱼平均存活率及背侧肌组成无影响;试验末,50mg/kg组血清T3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2.449±1.119,1.757±0.555 p<0.01),T4均处于不可测水平.  相似文献   
9.
记述了浙江省尼罗摇蚊属一新记录种:日本尼罗摇蚊(Nilothauma japonicum Niitsuma,1985),并附主要特征图。日本尼罗摇蚊由Niitsuma于1985年命名并描述,区别于本属其它种的主要鉴别特征如下:第Ⅸ背板仅具1个小前背突出瘤部;上附器基部具1小分叶,上附器端部具1根长刚毛和很多小刚毛。  相似文献   
10.
二氢吡啶对尼罗罗非鱼生长作用及血清T3、T4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氢吡啶以三个不同水平(0、50、100mg/kg)添加饲喂雄性尼罗罗非鱼33d,探讨二氢吡啶的适宜添加水平及其对血清T3、T4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二氢吡啶(50、100ng/kg)可使日增重分别提高11.9%(p=0.063)、6.8%,体重特定生长率提高12.6%(p<0.05)、8.7%,饵料系数分别较对照组降低9.0%、6.9%,但对试验鱼平均存活率及背侧肌组成无影响;试验末,50mg/kg组血清T3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2.449±1.119,1.757±0.555 p<0.01),T4均处于不可测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