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021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83篇
教育   54831篇
科学研究   3964篇
各国文化   111篇
体育   4334篇
综合类   2469篇
文化理论   292篇
信息传播   4343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511篇
  2022年   519篇
  2021年   648篇
  2020年   725篇
  2019年   638篇
  2018年   418篇
  2017年   945篇
  2016年   1152篇
  2015年   2014篇
  2014年   4900篇
  2013年   4083篇
  2012年   4720篇
  2011年   5551篇
  2010年   5032篇
  2009年   5335篇
  2008年   5977篇
  2007年   4835篇
  2006年   3721篇
  2005年   3415篇
  2004年   3262篇
  2003年   2976篇
  2002年   2619篇
  2001年   2113篇
  2000年   1819篇
  1999年   554篇
  1998年   371篇
  1997年   289篇
  1996年   242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2.
3.
小学阶段,尤其低年段的孩子,从幼儿园步入小学的学习,心智尚不成熟,进入写作阶段后,很多学生词语贫乏,写句子、写片段时常常无话可说,苦于凑字数。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慢慢丧失写作兴趣,甚至有可能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而这个阶段的学生,个性还没有真正形成,可塑性较强,是写作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因此在进行低年段的写作入门教学中,除了在教学策略上加以改进,教师还可以尝试着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运用"登门槛技术",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5.
6.
古代汉语中,"来"的用法异常复杂,仅其助词属性下就又可以细分出六七种不同的用法,但这些用法大多并未能沿用到现代汉语共同语中,这也包括用作动态助词的"来"。从历时发展来看,动态助词"来"产生之后,在唐五代、宋元、明清三个阶段的使用并未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而是在共同语中逐渐衰落了,今天仅在偏南方的一些方言中还有所使用。作为动态助词,"来"的衰落动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身功能负担过重,以及在使用中受限制过多的内因作用,也有系统内部成员竞争的外因作用。  相似文献   
7.
8.
“亲身”连用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是一个“动+名”的短语结构。在句法位置改变、语义变化、韵律需要、高频使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亲”“身”语义逐渐融合,位置逐渐固定,宋代时已有成词倾向,明代以后最终成词。  相似文献   
9.
情境教学法指的是教学中将学生引入带有一定情绪、具有形象化主体的生动场景中,调动学生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良好发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很多学生都反映历史资料距离自己的生活太远,且多是文言文,阅读起来十分枯燥乏味。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要积极创设历史情境,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提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