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91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异 《出版视野》2004,(3):36-36
重庆出版社出版的《清末稗史丛书》收入梁启超的《李鸿章传》等,这对我们后人研究清史提供了一份重要史料。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尚未播完,观众就对剧中的李鸿章形象表示不满。这是可以理解的。过去无论历史著作还是小说、戏剧、李鸿章都是以一个卖国者的形象出现的,《辞海》上就  相似文献   
2.
9、1901,迟到的新政督办大清国经历了八国联军侵略的惨痛后,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及夫人,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的手,好几分钟没有放开,她浑身颤抖,抽泣哽噎地说进攻使馆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被太后抓住手的那个人是美国驻华大使夫人。  相似文献   
3.
晚清重臣李鸿章在西强东弱、列强入侵的历史背景下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在继承前人"经世致用"、"师夷制夷"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发展了自己的洋务思想,并运用到洋务实践中去,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本文通过重新梳理和探讨李鸿章洋务思想的内容与历史意义,使我们对中国近代史上这一重要的历史人物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这一上海近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应宝时先在太平军围困上海中崭露头角而进入新任江苏巡抚李鸿章的幕府,后从李鸿章幕府走向上海道台岗位。在两次代理该职到正式担任该职的五年多的时间里,上海因太平天国战争而被扰乱的社会秩序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整个社会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应宝时为这一时期的上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甲午中日海战中,李鸿章究竟为北洋舰队制定了什么样的作战方针?以往的有关论著,大都认为是“避战保船”。本文认为,甲午中日开战后的一个多月,李鸿章对比中日海军实力,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保船制敌”的作战方针。综观甲午中日海战的全过程,李鸿章在海战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未指示过北洋舰队通过“避战”而“保船”。恰恰相反,李鸿章一再命令北洋舰队主动“出击”、“截击”敌舰队。即使在威海被围,北洋舰队危急存亡之际,李鸿章还数次命令丁汝昌率领舰队和敌舰队“拼死一战”。因此,“避战保船”的不是李鸿章,而是北洋舰队的提督丁汝昌。  相似文献   
6.
洋务派在创办轮船招商局之初,就有着以其民用企业之体,而达到海防之用的设想,并力图将这种设想付诸实践。轮船招商局在晚清海防中确实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它在北洋、南洋海防的筹饷、军运等方面以及台湾海防方面作出了贡献;它租领马尾船政局所造船只,对维系马尾船政局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它寓兵于商,对增强晚清国防实力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今年恰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全国各地都在举办轰轰烈烈的纪念运动。由孙中山基金会牵头,联合广东电视台、羊城晚报共同组织了粤台学子寻觅孙中山革命足迹的活动。我有幸参与。通过港澳台三地的寻访,感受与体味先  相似文献   
8.
正2003年,延庆县档案馆征集到了清光绪乙未孟夏(1895年4月)积山书局的石印本《精选巧搭大观》16册。书册小巧,每册长13厘米,宽7.5厘米,厚0.8厘米,文字均为工整的蝇头小楷撰写,需依靠放大镜才能看清楚字迹。书中共收集了7000多篇范文,358万多字,涉及6000多名作者。  相似文献   
9.
寄四弟     
学业才识,不日进,则日退,须随时随事,留心著力为要。事先大小,均有一定当然之理。即事穷理,何处非学?昔人云:此心如水,不流即腐。张乖崖亦云:人当随时用智。此为无所用心一辈人说法,果能日日留心,则一日有一日之长进;事事留心,则一事有一事长进。由此而日积月累,何患学业才识之不能及人也。做官能称职,颇不容易。做一件好事,亦须几番盘根错节,  相似文献   
10.
高畅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133-135
19世纪后期,中国出现边疆危机,而这一危机几乎是从西北边疆与东南海疆同时出现的。特别是70年代以来,伴随着日本的崛起及其逐渐显现的侵略野心,中日矛盾逐渐被激化。琉球问题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中日两国围绕琉球问题产生了一系列的交涉。面对此种"双边危机",中国形成了著名的"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作为北洋大臣同时又是"海防派"代表人物,从始至终都参与其中。正是在应对中日琉球交涉等一系列"海疆问题"的过程中,李鸿章的海防思想逐渐发展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