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30篇
  免费   320篇
  国内免费   327篇
教育   21167篇
科学研究   6025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846篇
综合类   839篇
文化理论   64篇
信息传播   2509篇
  2024年   268篇
  2023年   1057篇
  2022年   583篇
  2021年   797篇
  2020年   834篇
  2019年   794篇
  2018年   309篇
  2017年   547篇
  2016年   636篇
  2015年   949篇
  2014年   1822篇
  2013年   1541篇
  2012年   1961篇
  2011年   2029篇
  2010年   1711篇
  2009年   1764篇
  2008年   2033篇
  2007年   1639篇
  2006年   1550篇
  2005年   1436篇
  2004年   1561篇
  2003年   1328篇
  2002年   985篇
  2001年   826篇
  2000年   631篇
  1999年   342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245篇
  1996年   242篇
  1995年   236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
《早期教育(教育科研)》由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主管,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主办,早期教育编辑部编辑出版,现面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常年征稿。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2015年以来国家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人才支撑成为实施战略的关键因素。但分析我国马铃薯人才现状发现不但数量不足而且结构、分布不合理,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缺乏。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来扩大规模、产教融合、学科交叉、调整结构、面向基层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5.
李杰锋 《采.写.编》2021,(12):111-112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与媒体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互联网媒体逐步成为传媒领域中的主导力量.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闻传播领域中新媒体岗位人才需求越来越大.除此之外,非传媒企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加大.这对高校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广西财经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为例,围绕产教结合分析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希望能够为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校科研审批用印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用印管理因过程无法有效管控,导致存在管理风险,且易受到时间、地点的约束,用印效率有待提升。方案结合高校用印审批流程的个性化需求,制定科研审批用印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以信息化、数字化手段,解决传统用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了高校科研审批用印的规范化程度及用印效率,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7.
教育实践及其存在的现实问题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实现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价值必须观照的逻辑视域。基于实践逻辑,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是多个关键事件的叠加,指向的是教育规律、核心价值在于应用,并在实践性、系统性、应用性、创新性方面体现着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学术领域层出不穷的科研诚信丑闻,为了探索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有效路径,首先结合前人研究和典型案例,对当前科研领域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类型进行了简要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学术论文科研诚信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基于开放科学标识码(open science identity, OSID)的开放科学计划给出的解决路径。OSID平台借助语音介绍、在线问答、学术圈、开放内容和数据等功能,打造出一个在线互动交流的学术平台。该平台有助于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基于单篇论文的学术评价机制,并大力促进开放科学运动的普及。面对学术不端的严峻环境,期刊社应发挥好科研诚信"把关人"的作用,主动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拥抱开放科学运动,逐渐形成期刊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9.
10.
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郝小江,40年如一日潜心植物化学及化学生物学研究,解读植物的化学语言,带领团队坚持科技创新,开辟了我国植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科研新路,创新成果在国际天然产物科学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