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农民增收和富裕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阶段,"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在新世纪必须要解决的课题。我国现有农村土地制度和政策规定中的种种缺陷对我国农村和农业的纵深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起着阻碍作用。因此,改革现有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赋予农民真正的土地永佃权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现实而合理的重要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工》2009,(5):47-47
李昌平在近期的《凤凰周刊》发表文章认为,1988年以来,农民失去土地是因为否定了《宪法》规定的“土地村民集体所有制”。  相似文献   
4.
扫描·国内     
《世界发明》2011,(1):8-9
中央 文化部命名第四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0年12月9日,文化部在天津市举行了第四批70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命名授牌活动。据了解,2004年以来,文化部先后命名了两批共4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三批共204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本次人选的70家示范基地涵盖了包括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民营企业、港澳台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所有制形式。  相似文献   
5.
陶存英 《档案天地》2010,(10):52-54
企业人事档案是企业职工经历、政治思想、业务技术水平、工作表现及工作变动等情况的文件材料,是全面考察、了解、管理、使用员工的重要依据。近几年来.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许多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国营、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等多种形式的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制所确立的农地产权关系还不明晰,农地集体所有制存在缺陷,产权主体虚位,导致在土地的流转过程中,农民集体表面上只出卖了使用权,实际上丧失了所有权,这极大地损害了农民集体和个体的利益,所以农地所有制的改革势在必行,选择农地个体所有制应是当前最适合的土地所有制.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外嫁女权益纠纷,其思想基础是"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其表层原因是行政、司法救济不足,但其背后则深藏着制度性缺陷问题。只有从制度视角认识农村外嫁女权益纠纷,我们才能以一种冷静、理智、改革的心态对待,从而解决外嫁女权益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共产主义所有制的思想起点和理论支点  《共产党宣言》把未来社会概括为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辩证统一 ,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炼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是社会主义的终极旨归和理想境界。两个层面的“自由发展”是统摄全部社会主义运动和实践的“总纲”。  因此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 :消灭私有制。”② 此处的“私有制”显然指资本主义私有制 ,它造…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使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形式沿着社会主义正确的轨道发展,对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关于创设我国永佃权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的农地法律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诸多缺陷,无法有效地保证农民的利益。形成这些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债权性质有关。农地法律制度立法,如果完全脱离现行的土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制或单纯建立农地使用权制度,都不能很好地解决目前土地制度立法面临的困扰。而在现行农地制度的基础上,创设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永佃权制度,把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永佃权制度有机地进行整合。具有极大的可行性,必将极大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为本世纪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因此,有必要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创设适合中国国情的永佃权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