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88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在对图书馆职业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在当今图书馆职业中存在着"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即优秀人才进入图书馆职业后很难长期留下,长此以往,必将影响整个图书馆职业的活力.遗憾的是,这种状况还有继续发展和蔓延之势.文章就其表现、危害和认定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仲裁第三人制度一直是理论争议的热点和实践操作的难题.反对者多是从仲裁意思自治和契约相对性出发否定仲裁第三人制度,而赞成者仅从第三人制度的某些外在优点论证其合理性.有鉴于此,本文从意思自治和契约相对性这两个仲裁特点出发分析仲裁第三人制度存在的理论根基,认为应在法定的合同相对性例外情形中建立仲裁第三人制度,并对相关实务操作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理论课题,全面分析党面临世情、党情和国情的现实形势,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创先争优思想,形成了新时期创先争优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4.
赛珍珠的《大地》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是西方视角与中国精神的奇妙结合,作者采用了适度“神话”的方式来对待中国历史。同时,在小说艺术手法上,赛珍珠采用“奇迹”的写作方式和与生活真实适当疏离的方法营造一种传奇色彩,曲折地反映了作者的审美理想。这种写作态度集中体现在对主人公王龙三次婚姻生活的描写上。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美国优质本科教育七原则的实践,提出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传统课堂教学,构建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实现优质本科教育。  相似文献   
6.
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地方志和近年出版的文献资料,提出天后信仰传入四川的时间是在清初,流行于清中后期,主要依靠闽粤移民、商人、官员来传播,且与各类会馆结合紧密。内陆四川的天后信仰其功能转为侧重于农业神和作为移民联络乡谊的纽带。民间的儒家"道师"参与推动其传播,佛、道、儒三家都在其身上打上了印记。  相似文献   
7.
健身健美操运动是高校体育教学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的一个项目,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 性。充分发挥其特性、开发其育人、健心功能,树立"健康第一"的主导思想,营造最优化的育人环境,为大学生提供 了社会实践的条件。在大学校园这个学校与社会接轨的实践环境里,使他们摆脱了单纯受教育的地位,转而以自我为主 体,培养"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8.
言论自由与地方治理——以“彭水诗案”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水诗案”是社会转型时期地方政府滥用公权侵犯公民言论自由的一例其型事件。本文详细剖析这一个案,首先指出:当地政府采取非理性态度对待政治民谣,与“法治”、“参与”、“稳定”等“善治”理念背道而驰。其次分析:网络时代公众个体传播力量需要正视。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认为:有效保障公民言论自由,能有效遏止地方政治的“类苏丹化”倾向,促使地方治理趋向“善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铃木哑铃体操的产生、发展和分类及增进健康的机制等进行了多角度研究,并预测其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研究了高校以竞技体育为主的教育体系,从本质上难以解决高校学生体质健康问题,而使学生体质呈持续下降趋势。中华养生学经历了几千年众多人的反复实践、探索、研究、提炼、积累而汇集成博大精深的中华养生学知识体系,它不仅使人健康,而且有利德,智等素质的教育,受到世人的青睐,这就是她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在高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生学体系,开设养生学课程,改变学生体质下降趋势,促使人才素质全面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