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讨论了ITIL理论在网管服务台系统中的应用,并探讨如何基于ITIL进行网管服务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浅析IT服务管理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T服务管理系统(ITSM)是一个流程做导向、客户为焦点的方法论,可以帮助组织改进IT服务的提供和支持,实现IT服务和业务的整合,因此构建合理的ITSM系统对组织来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ITIL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IT服务管理系统的构建过程,包括现状评估、IT与业务的整合、计划实施、改进四个步骤,其中IT与业务的整合是最重要的步骤,涉及整个ITSM系统成功构建与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从IT服务管理角度谈学校信息化应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T服务管理所提供的标准和流程为有效运作学校IT基础架构,解决学校IT管理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契机.ITIL是一套规范的IT服务管理标准,为学校IT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校园应用的运维监控保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介绍了基于ITIL理念的信息化校园应用的运维监控保障体系,认为流程、人员、技术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使整个运维监控良好运作.以复旦大学在运维监控方面所作的一些探索为案例,进一步介绍了运维监控及保障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ITSM及ITIL的背景知识及基本内容,分析了在边防部队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实施IT服务管理的现实基础,提出了当前条件下,在各级信息中心初步实施以ITIL为基础的运维管理工作机制的基本思路及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国内外电子政务运维现状、实践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IT服务管理的全球最佳实践,探索中国电子政务运维实施ITIL的最佳路径与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ITIL是IT基础架构运维管理最佳实践的集合.从战略到实践的角度出发,阐述ITIL对IT运维管理的指导,并以笔者的实际工作经历给出ITIL在服务管理中的一些具体应用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日益信息化,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不断扩大与深入,图书馆在满足人们信息需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此带来了参考咨询新业务不断出现,同时对参考咨询工作提出了高效率、高质量的要求.将ITIL应用于参考咨询工作,可以指导参考咨询工作的流程优化,建立高效的服务流程,实现信息化、规范化、流程化的参考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9.
ITIL是一套完善的IT服务管理实践指南及标准。从服务支持和服务管理两方面阐述了ITIL的基本内涵,分析构建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平台过程中引入ITIL理念的必要性,并提出构建基于ITIL理念的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0.
Information systems (IS) service organizations are increasingly more concerned with their ability to co-create digital services with customers in service ecosystems.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 however, lack understanding of which organization mechanisms effectively contribute to IS organizations’ innovation practices. Grounded in service-dominant logic, we hypothesized that process reference frameworks (PRFs), such as the 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 (ITIL), act as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through their norms, rules, and practices, enhancing IS organizations’ ability to innovate digital services. Data collected from 159 IS organizations confirmed our hypotheses, showing that effects on digital service innovation are mediated by an organization’s digital service climate and co-creation practices. This study makes four major contributions. First, our results contribute to the literature on service-dominant logic and 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in facilitating service innovation in service ecosystems. Second, our study offers a novel understanding of PRFs’ role in value co-creation and digital service innovation. Third, by introducing the digital service climate from existing theoretical frameworks that might assist in conceptualizing the role of culture and shared meaning, our study contributes to further theorizing on the soci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service ecosystem practices. Finally, our findings can motivate IT managers to consider using PRFs to develop capabilities for creating business value together with custom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