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227篇
科学研究   10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资源共享”课程的立体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以纸本《信息资源共享》为核心内容,研制成“信息资源共享网络课程”,采用数字化网络平台进行网络教学,构建了课程的教学立体化体系,教学效果良好。图 4。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2.
文中主要阐述了运筹学与数学建模的内在联系,说明了将运筹学教学与数学建模思想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当今 ,国际数学教育改革提倡的是“问题解决” ,高职教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动手能力”。在这双重的背景和要求下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数学教学也必须根据本学科的特点 ,在教学中努力显现自己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当代西方环境关学开始了理论研究与著作译介,表明环境关学的影响正在日渐扩大,并有望形成新的关学范式,这组学术笔谈旨在回应这一新的学术领域。程相占的《中国环境关学思想史研究的当代意义》从“重写中国美学史”、“与西方环境美学展开理论对话”、“丰富当代生态智慧”3个方面讨论了中国环境关学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并提出“探索生态智慧”应该成为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思想主题。马明的《中国古代城市美学“象天法地”原则初探》借鉴美国城市设计大师凯文&;#183;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提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象天法地”原则是中国古代城市意象创造的根本原则。李静的《始宁别墅与谢灵运的环境美学思想》以谢灵运的始宁别墅为研究对象,提出其选址与建筑设计体现了参与式的环境审美思想,使人在自然环境中仰观俯察而返归自然之性,从而更好地体验与自然宇宙一致的“生命的节奏”。王萌的《宋代山水画论“气韵生动”命题的环境关学内涵》集中讨论了宋代山水画论继承了“气韵生动”命题.指出该命题在宋代成为一种环境感知与环境体验模式.它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关学对于艺术与环境关系的理解,有着浓厚的环境美学内涵。张乾坤的《从“取景在借”看李渔的环境美学思想》从审美模式、审美观照方式、审美体验等方面讨论了李渔的环境关学思想。5位作者分别从总论与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环境美学思想切入,试图粗略地勾勒出中国环境美学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历史轮廓。  相似文献   
5.
蒋晓凯 《科技广场》2007,(7):184-186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利用建模语言来有效地建立系统模型是非常关键的。为了提高软件开发效率,通过采用面向对象系统建模方法,结合旅店管理系统的开发,探讨基于需求的系统建模,设计并实现旅店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实践表明,基于需求的系统建模能够缩短软件开发周期,节约软件开发成本,从而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6.
Quality assurance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is a multifaceted problem further augmented by the stakeholder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Students, parents and employers are rightfully questioning the quality of the curriculum, the instructional delivery,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accessibility to learning technologies and equipment, employability as well as the possibilities of lifelong learning and the improvement of knowledge (Karapetrovic 2002 Karapetrovic, S. 2002. Why and how to develop a meaningful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in engineering schools. Int. J. Engg. Educ, 18(3): 285294. [Web of Science ®] [Google Scholar]).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herefore, to identify the parameters that influence the quality of an engineering education system and develop an integrated model of hierarchical structuring and a concept map for pre-identified concept elements through a process of iterative-interactive consensus-driven methodology, as advocated by second-generation system design paradigm for evolving knowledge scenario of concepts related to quality engineering education.  相似文献   
7.
列车网络控制技术是高速列车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为了评估多功能车辆总线(Multiple Vehicle Bus,MVB)车辆级网络通信系统的性能,优化网络设计,采用Opnet Modeler搭建车辆级通信网络模型,包括车辆的网络拓扑结构模型、链路模型、节点模型和进程模型.利用所搭建的模型,对车辆级通信网络的时延性、吞吐...  相似文献   
8.
大量信息技术(IT)投资和应用所引发的"生产率悖论"问题的出现,使人们逐渐认识到IT本身并不一定能给组织带来更好的绩效。资源观理论认为,IT资源与IT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提高IT能力,才是发挥信息技术战略价值的关键所在。从能力视角对IT能力进行定义,可以将其分为技术性IT能力和管理性IT能力。技术性IT能力包括硬件兼容能力、软件模块化能力、网络连接能力和IT人员技术能力四个子维度;管理性IT能力包括管理能力、关系协调能力和战略匹配能力三个子维度。以工信部所属7所高校为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高校IT能力与办学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高校IT能力由技术性IT能力和管理性IT能力构成,管理性IT能力较技术性IT能力更显著、正向地直接影响高校的办学绩效;同时,管理性IT能力对技术性IT能力也产生了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物流仿真类课程教学理论和实践兼顾,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混合式学习能够整合线上和线下教学的优势,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力支撑。基于OBE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导向,借用线上教学平台和虚拟仿真工具,对“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层次化、模块化和迭代化设计;合理分配教与学学时,兼顾线上学习的灵活性和课堂教学的互动优势,采用混合模式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和思辨能力;对课程考核进行持续改进,考核环节贯穿全过程,构建多维评价视角,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是自动化专业的综合性课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的控制系统理论知识的仿真与实践。传统的教学方法多数侧重用于仿真工具的使用,学生对于代码算法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此,从授课内容、授课形式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对本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改革。通过在思想政治方向的改革与实践,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文化素养、职业道德、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算法设计的兴趣,发现代码之美和算法之美;强化学生工科思维素养,努力将其培育成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