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3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海水贝类养殖已发展成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产业,但不恰当的养殖方式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同时也严重制约和危及了产业自身的发展.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通过理论和技术的系统集成,突破大规模苗种培育、高效中间育成和安全海区养成关键技术,构建环境友好的滩涂贝类健康养殖体系.健康养殖模式的核心是种质种苗健康、养殖环境健康和消费者健康.  相似文献   
2.
杨林  郝新亚  沈春蕾  安冬 《资源科学》2022,44(4):716-729
通过海洋渔业固碳增汇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其中的关键在于科学、精准、系统测算海洋渔业碳汇能力。本文剔除经典“可移出碳汇”模型中部分不具有碳汇功能的碳,把贝藻通过释放POC和DOC形成的碳汇纳入测算模型,基于2006—2020年中国9个沿海省份贝藻养殖产量面板数据,评估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并基于LMDI分解方法解构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提升的贡献因素,预测不同情景下2030年中国海洋渔业的碳汇潜力。研究发现:①2020年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达302.63万t/年,区域差异显著;②包含不具有碳汇功能的碳会高估海洋渔业贝类碳汇24.24%,而不考虑贝藻通过释放POC和DOC形成的碳汇会低估海洋渔业碳汇50.70%;③在当前注重规模效应的发展模式下,到2030年海洋渔业碳汇能力为335.51万t/年~399.92万t/年,碳汇增长潜力有限。基于此,应推动中国海洋渔业碳汇的增长模式向技术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转变,不断提高中国沿海省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持续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具有生态风险性的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各种生物体和非生物体都检测到不同浓度的PBDEs,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概述了PBDEs在海产贝类体内的的污染情况,分析了其时空分布变化趋势,详细阐述人体通过饮食摄入PBDEs的情况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由于传统贝类标本在保护、查找和统计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使得贝类标本信息管理的数字化日益迫切。文章介绍了利用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标本平台,对华南农业大学水产养殖系贝类标本信息管理数字化处理工作进行的初步研究,包括标本的鉴定汇总、标签制作、外观拍摄、标本的信息转化和整合、数据录入等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