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91篇
教育   3004篇
科学研究   364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679篇
综合类   274篇
文化理论   25篇
信息传播   29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350篇
  2011年   499篇
  2010年   386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453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练小川 《出版参考》2021,(11):22-25
苏斯博士阴差阳错地被卷入美国的阅读战争,他最畅销的书都是儿童阅读课本.苏斯博士本人支持拼读法,但是他的书却是基于整词法.  相似文献   
2.
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作用探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社会调查、专家访谈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部分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运用体育学、保健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知识与研究成果,探讨了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积极效应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教育心理学和学校体育学的基本理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观察和了解,着重对体育教学中的互动构成方式、互动表达方式、互动运作方式等进行了论述,探讨了多种不同互动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揭示了体育教学互动方式的一般特征及其规律,并阐明了教学互动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多种能力和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实验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归因倾向对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稳定的、可控的、内部的归因倾向组取得的效果最显著;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归因倾向组取得的效果次之;按常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较小;而稳定的、不可控的、内部的归因倾向组取得的效果不明显。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经常对学生施以不稳定的、可控的、内部的归因倾向指导,使学生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以期望加快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师生的心理归因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体育学与体育科学是体育学的基础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对体育学的界定,以及<体育科学词典>体育科学词条释义中的一些内容是不正确的.对这两个词条的释义进行了探讨,并指出编写体育学专业词典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一定要保持优良学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6.
博士招生之争映射制度错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甘德怀与朱苏力因博士 招生引发的争执,表面看来是“程序是否公正”之争,但 实质上是目前的博士招生和培养制度的内在错位所致  相似文献   
7.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它们是人类整体文化的两朵奇葩,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不同手段,是具有不同规律但又紧密相关的两个领域。科学与艺术自古以来就是融合的。经过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科学与艺术又逐渐走向融合。对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李政道博士一直有一个基本思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分析了《学校体育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设计编排双语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考核方式几个方面对《学校体育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提出构想和建议,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沟通与创新:首届教育技术学博士论坛之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育技术的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到底还是你们的。因为教育与教育技术的发展已把两者联系到了一起。没有教育技术的发展,则无教育的未来发展。——串自论坛专家寄语借助改革开放的和煦春风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强劲东风, 中国教育技术学(原名电化教育学)经历20多年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正在逐步摆脱长期处于教育领域的边缘化地位而获得快速成长和科学发展。自1993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北京师范大学建立我国第一个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以来,至今已扩展到了东南西北中5所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的自身学科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