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体育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围棋天地》2006,(13):63-63
三年前,中南大学教授何云波以洋洋40万言的围棋文学论文,通过比较文学博士答辩,而被人称为首位“围棋博士”的时候,一些喜爱文学的棋迷就怀着几分好奇、几分钦慕的心情,试想着这长篇大作该写些什么。不是个中人,难解个中事。欲知究竟,大约只有捧读之后才能分晓。现在好了,《弈境——围棋与中国文艺精神》已经面世,关心她的朋友大可一饱眼福。本期刊登的陆建德先生为其所作的序《在拯救与逍遥之间》也是一篇华采文章,在深入浅出的字里行间,浸透着将围棋文化纳入比较文学范畴的深沉思索。  相似文献   
2.
曹辉  林寅  喻伟铖  徐灿 《新闻天地》2008,(12):32-34
何云波1963年出生于湖南新田县,从湘潭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俄苏文学、比较文学和围棋文化研究,现为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导。在不惑之年由西入中,研究中国围棋文化,其专著《围棋与中国文化》、《围棋与中国文艺精神》在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被人称为“围棋博士”。  相似文献   
3.
更正     
《围棋天地》2004,(11):59-59
  相似文献   
4.
四面受敌     
王元 《围棋天地》2013,(12):83-85
在前两期的“编辑手记”里,我提到了因编读何云波博士的大作“《忘忧清乐集》:思想史视野中的棋谱与棋式”而串起一个记忆的事情。当时,一见文中罗列的古式“空花角图”,立即产生闪念和联想,再一静心沉淀,故事就来了。  相似文献   
5.
感谢指正     
何云波 《围棋天地》2013,(10):20-20
围棋天地编辑同志及何云波教授:你们好!天地第7期登载了何教授《图说围棋:在图像与思想之间》一文,通过对占代画家留下的以围棋为题材的图画,研究古代中国围棋史、文化史、思想史,列举了14幅图画来阐明观点。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围棋爱好者,对图画本身及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没有专门的研究,只是从欣赏的角度浏览了全文,何教授文中列举的图2佚名的《会昌九老图》,似有推敲之处。  相似文献   
6.
黑白之舞     
何云波 《围棋天地》2013,(24):114-115
11月30日,中国棋院杭州分院顾问张勇于杭州举办“悟道黑白”围棋主题书法展,同时发行作品集《悟道黑白》,何云波博士欣然命笔作序…… 中国的琴棋书画四艺中,有两种在现代艺术体系中曾经不被接纳,一为书法,一为围棋。大概是因为现代艺术体系源自西方,书法与围棋作为黑白之艺,却过于“中国”,在“西风”劲吹的时代,自难登“艺术”之门了。  相似文献   
7.
木易 《围棋天地》2014,(23):89-89
作为蜚声棋坛的中国首位“围棋博士”,写出第一篇梳理围棋文化的博士论文《弈境——围棋与中国文艺精神》,完成首个国家立项的围棋项目“中国围棋思想史研究”的何云波教授,又在一个新领域开创了先河——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围棋文化演讲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