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90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倪振飞 《武当》2003,(8):49-50
显现元神,在道家生命修炼体系中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飞跃。无论是释家的悟空,还是道家的内丹,都涉及到“佛子出游”和“元神出窍”问题。这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生命修持的最终归宿。下面谈谈修持千乘修光功元神出窍的实际体验。  相似文献   
3.
寒山飞虹 《武当》2003,(2):28-29
纵观今日武当拳功理功法的研究,大致走向远未能完全脱出所谓“内家四大楷”之框架,形意远追六合古谱,大成脱胎而立;太极走出家门,愈演愈繁;八卦老树新华,多有点缀;通背未溯宗本,独步武林;一套“太乙五行”压轴,“松溪”独秘,“自然”有继,“三丰”弘阐,“铁松”高倨,“太乙”藏隐……。武当武术已走出了  相似文献   
4.
八卦掌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方 《精武》2004,(9):41-43
有关八卦掌的起源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清《蓝移外史》中"靖逆记"所载,天理教起义领袖冯克善、牛亮臣的拳法中有"八步","似合'八卦'"并且有"离卦"之分,这就是八卦掌的前身。其实不然,天理教是清王朝的死敌,如果董海川挟天理教武功进京隐身于肃王府,则必招杀身之祸。因为清王朝对待天理教一类的"叛逆邪教"的原则是灭教、灭法、灭人。以八卦掌这种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5.
廖冬晴 《武当》2003,(7):52-53
蒋门马先生近期发表了题为《梅自强是黄元吉第四代传人吗》(下称《传》文),署名为“静虚子”的作者也发表了题为《黄元吉绝学不可妄解——略评(颠倒之术)》(下称《评》文),文中不乏质疑之词。针对此,笔者愿就自己所知予以澄证。  相似文献   
6.
已临近 2 0 0 2年岁暮的 12月 2 5日 ,在上海图书馆进行文献调查暂告一段落的我 ,从虹桥机场飞往郑州。来郑州这是第二回。前次是整十年前的 1992年 8月 ,当时我到北京的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进行预期三个月的进修。之所以要去郑州旅行 ,是因为想亲眼看看中国文化与文明的故园。凑巧张凯陵君 (当时是大阪市立大学的留学生 ,是我的老朋友 )那时候回郑州老家 ,在他的全程安排之下 ,我和从日本叫来的当时还在念初中的女儿一起饱享了令人难忘的旅行。我们住在郑州 ,到开封、宋陵、少林寺、打虎亭汉墓等中原文化的精粹转了一圈。我所乘坐的南方航…  相似文献   
7.
《武当》2003,(2):64-64
为了进一步研究、普及推广武当内家拳法,武当杂志社、武当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经过两年努力,编辑出《武当武术精萃》(第一部),最近由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既是武当文化丛书一部分(武术部类),又是《武当》创刊二十周年精华选本。武当武术挖整工作历经近二十余年,挖整功法套路200多种,文字材料达3000余万字,但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8.
朱昆槐 《武当》2016,(4):53-55
(接上期)三、先有为,后无为;先有意,后无意。但是这个意呢,又不能太重。练意是有为法,依我的体会,要从有为最后追求到无为,但开始的这个"有为"很重要。我见到有些人讲,太极拳要"无为"。但我想,如果你开始就无为,你后面没有。你上来就无为,你那真的是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了。必须先要有这个种子在这儿,要有这一灵的感觉,要有这阴阳的灵明,有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的主题思想是心性说,这从回目,诗词韵文和名词术语中就可以看出,本文论述了儒释道三教都重视心性之学,《西游记》受其影响并且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加以表现和发展,尤其是在内丹学和心性学方面。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道教养生思想简论》和《再论我国道教养生思想》的基础上,作者以道教经典为依据,再对我国道教的内丹炼养、服食补养和房中卫生3类养生术的形成和指导思想以及主要方术进行剖析和论述,这样就使我国道教养生思想有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