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71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77篇
综合类   29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伟 《精武》2003,(8):34-34
在散打比赛中,优秀的运动员总能寻找出对手的弱点,并采取相应的战术,以己之长,克彼之短,战胜对手。正确地运用战术,不但省时、省力,而且还可以弥补自身技术上的不足。但是,要在激烈的赛场上认真分析对手.并正确运用战术,不但需要头脑冷静、反应灵活,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对症下药”,即针对不同类型的对手,采取不同的、行之有效的对抗战术。下面几种类型的对手是我们经常遇到的,让我们研究一下采用什么样的战术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
古典式摔跤跪撑技术的趋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强 《体育科技》2003,24(1):31-33
对 2 0 0 0年全国古典式摔跤锦标赛跪撑技术进行统计 ,分析古典式摔跤跪撑技术的发展趋向 ,结果显示 :使用跪撑技术成功与否是获得古典式摔跤比赛胜利的关键 ,而在跪撑技术的使用中又侧重于滚桥和提抱这两种跪撑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第四届东亚运动会"散打比赛录像进行解析统计,对比赛中的快摔法技术的运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其运用的成败影响因素,旨在为我国武术散打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美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信任背摔是扩展后的拓展训练的一种训练方式,笔者经过试验和整理,发现独特创意和精心设计的该项目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青睐。于是将其“移植”到体育校本课程中后,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活动热情超出想象且安全系数较高。现把该项目完整训练方法整理出来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5.
采用访谈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规则修改前后全国男子古典式摔跤171场比赛进行技术统计,研究规则改变后技术发生的变化,分析古典式摔跤技术的发展趋势。认为:规则修改给古典式摔跤运动带来很大改变,由过去以跪撑技术为主的得分手段变为以站立技术得分为主。  相似文献   
6.
散打夹颈摔训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别予实战训练 1.乙用左平勾拳攻击甲面部,甲用左臂上架,随即,用右臂夹仕乙颈部,用别子将乙摔倒(图1、2)。可以配合步法、手法反复练习。 [要点]防守及时,上步果断,摔法凶猛。 [用途]防拳后将其摔倒。提高防守后施摔技术。 [优点]反击速度快,摔法比较凶猛。 [缺点]甲进步慢容易被乙肘、  相似文献   
7.
对古典式摔跤连贯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从(一)连贯技术的基本形式和动作要求;(二)连贯技术的训练方法和要点两个方面对古典式摔跤连贯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方西东 《精武》2003,(1):43-43
格雷斯柔术源于巴西,是一种重摔技的格斗术。与日本柔术相比,格雷斯柔术更注重顺势而发。  相似文献   
9.
燕青门摔法     
燕华 《精武》2003,(9):12-13
  相似文献   
10.
在贴身近战时,不但要善于主动摔,而且还要在摔中善于变化,有的往往只知道猛力硬摔,却不知如何借力巧摔。一旦遇到对手较力硬抗就容易失败。所以有经验的摔跤手,都能做到攻守兼备、摔中有变、变中有摔。但无论摔法怎样巧妙都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