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1篇
教育   2219篇
科学研究   1109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772篇
综合类   228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4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395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运动与铁代谢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长期、剧烈的运动训练可以导致铁代谢的紊乱,从而引发机体缺铁的发生,也是导致运动性贫血发生的重要原因。运动导致缺铁引起铁代谢失调可能与运动导致铁吸收下降、摄入不足、铁丢失增加、不良的饮食习惯、溶血以及机体应激有关。反映机体铁代谢状况的指标有了一定的研究,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浓度、转铁蛋白浓度以及其它指标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机体铁代谢状况,并在运动实践中用于监测运动员铁状况以及铁制剂服用效果的观察。在运动实践中铁制剂的补充对防治铁缺乏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针对性不强,缺乏指标与应用效果的更好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运动与骨密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文献研究法研究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体育科学、运动医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有关专著和教材,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运动对不同生命时期的骨密度和骨量均有影响;不同运动方式和不同运动强度的运动对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不一样;过度训练可导致骨量、骨密度的降低和性激素的下降,可见,适宜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有利于改善骨代谢和提高骨密度。  相似文献   
3.
高、低血糖指数食物对短期恢复后运动耐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运动员在4小时短期内进食高、低血糖指数食物,对生理恢复及再运动耐力的影响.7名男子耐力长跑运动员,在间隔期不少于7天内,进行两项平衡重复测试.在实验当日,受试者先空腹十二小时,然后在跑台上以70%VO2max速度跑步90分钟.之后在实验室内进行休息,4小时后再以同样速度跑至力竭.休息期内,受试者分别进食高血糖指数([High Glycemic Index(HGI)]食物(GI=67)及低血糖指数[Low Glycemic Index(LGI)]食物(GI=37)(1.5克碳水化合物@公斤-1体重).两种食物均提供相同的热量(565±10千卡路里)及营养素(碳水化合物65%,蛋白质15%,脂肪20%);同时,受试者须饮用相当于体重丢失量的1.5倍开水.结果显示,进食HGI食物后,再运动力竭时间延长15%,[HGI86.6±10.7分vs LGI75.2±8.1分].餐后两小时内的血糖反应显示,进食HGI食物后的血糖反应线下的面积比LGI食物大40%.受试者在两种实验情况下均能完全复水,水份平衡无显著差异(HGI112.7±8.7%vs LGI115.5±7.1%).进食不同血糖指数食物后,运动时和短期恢复期内的各项生化指标并无显著差异.提示,进食HGI食物后能延长再运动力竭时间,可能与增加肌肉糖原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4.
高原训练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原训练对人体有着复杂的生理学效应和训练学效应,是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的一种较好的赛前训练方法。对高原训练的起源及对人体呼吸、心血管、血液、骨骼肌、中枢神经等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科学认识和实施高原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随龄增长骨量变化与健骨运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李彬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3):327-329
通过对老年人骨量变化与健骨运动的研究回顾,从运动健骨的角度,对不同运动项目、运动与非运动老年人群的骨量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综述,明确了运动对老年人骨量和骨代谢活动的影响,对指导老年人的运动健身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短跑比赛是以无氧代谢为主的竞赛项目,但是有氧能力的提高,对其训练和比赛的全过程却具有重要意义。少年运动员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训练中重视其心血管机能,在多年计划中抓好这个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基础训练中,一般耐力的训练安排是常年不低于30%。常用的手段和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7.
军事体能训练的大脑机能能力和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测量实验法对大脑机能能力与军事体能训练评定体能等级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大脑机能能力和特征的稳定、均衡和灵活能提高体能评定水平。同时,不同大脑机能能力被试在体能训练的发展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即体能评定等级高大脑机能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8.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气体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 90年代初在俄罗斯率先发展的一种新的科学训练方法 ,在运动训练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笔者通过人体实验 ,探讨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气体代谢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为该训练方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 ,实践依据。实验结果表明 :间歇性低氧训练可有效提高呼吸系统功能 ,提高气体代谢效率 ,促进运动能力提高 ,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9.
冬泳运动对男性老年入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光子骨密度仪测量桡骨远端的BW、BMC和BMD,用生化测量及放免测定仪定量分析血清中Ca、P、BGP、T和E2含量。对50例坚持冬泳3年以上男性老年人与50例非冬泳者作对照研究,对其结果用SPSS8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冬泳组桡骨远端的BMD和BMC较对照组增高(P<0 05),而BW无差异(P>0 05);血清中BGP、T和E2值也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 05),而Ca和P的含量没有明显改变(P>0 05)。结论:长期坚持冬泳运动,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0.
运动后恢复过程长期以来一直是运动生物化学研究的重点,总结近50年来的研究成果,介绍运动与身体生化适应的基本特点及身体运动能力提高的基本规律,为科学训练提供应用性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