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7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扁鹊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名医,司马迁在<史记>里专门为其作传.不过正像司马迁在为刘邦作传时说刘邦的母亲是在野地里与蛇交而有的刘邦--刘邦才贵为天子一样,司马迁为扁鹊作传也带有浓重的封建迷信色彩.在<史记>里,扁鹊不仅是名医,而且是神医.扁鹊的老师长桑君,本是扁鹊家长住不走的客人,扁鹊待之甚恭,"出入十余年",长桑君深受感动,才把秘方传给扁鹊.  相似文献   
2.
扁鹊被古人称之为神医,他也是我国中医史上的开创者。扁鹊的治疗理念当中",六不治"原则的体现尤其明显,他尊重病者,更加注重医德的内在修养,扁鹊行医有六方面不治之理,他的医学之道与古代伦理观念息息相通。  相似文献   
3.
正一部《大长今》使韩国女医走进了国人的视线,其实,在我国历史上也早有女医的记载。在中医史上,称"神"称"圣"者不少,诸如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男人们是绝对的主角。相对而言,女医则暗淡了不少。我们搜罗古籍列出几位,诸如义姁、淳于衍、谈允贤、曾懿等,其声望与影响也远逊于前者。究其原因,还是传统文化钳制的结果:在男人为尊的中国古代,难有女子一展才智的机会。即便如此,在极为有限的史料中,我们还是能够梳理出中国古代女医的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书《列子·汤问》中记载了一则故事,说在春秋战国时期,郑国的名医扁鹊医术高明,人称“神医”。有一次有两名患者来找扁鹊看病,两人都说自己的心患了病,痛苦不堪。扁鹊诊断这两人得了“心病”,便决定给他们“换心”,先让他们喝下“毒酒”,使之迷醉,然后打开他们的胸腔,将两人心脏互换,结果两人的“心病”都治好了,满意而归。这一则类似神话的故事包含了古人非凡的想象力。可以断定,这种高难度手术在扁鹊所处的时代是不可能进行的,但我们可以推测,当时医生也许曾做过此类尝试。扁鹊让患者先饮“毒酒”,可能是用具有麻醉作用的药物加上“…  相似文献   
5.
当您乘坐列车、飞机奔忙时,您一定很惦念远方亲人,父母的安康。子曰:父母在,不远游,其后尚云游必有方,扁鹊飞救?远程健康管理与急救系统愿能再续游亦安也。  相似文献   
6.
朋友,当您乘坐列车快速飞奔时,您一定很惦念远方亲人的健康;当您在他乡工作忙碌时,您一定很担心父母的安康。子曰:父母在,不远游,其后尚云游必有方,扁鹊飞救?远程健康管理与救助系统唯愿能在其后再续游亦相知之语。纵使远在他乡,却时刻知晓父母的身体安康,也让游子们多尽一份孝心享一份安心。  相似文献   
7.
高强 《新体育》2011,(4):34-35
“父母在,不远游”,可是如今,尤其是年轻人,大都远离家乡在外打拼,有多少子女能长期陪伴在父母身边。作为子女,在外拼搏人情冷暖,世故淡泊,又何尝不是时时牵挂家乡的父母呢?不管走到哪里,家永远是根,父母永远是最亲的人。  相似文献   
8.
刘优花 《海南教育》2014,(16):54-54
小学教材里的哲理性文本,分布在散文、记叙文、诗歌、寓言等各类文体里。这些课文经过编者精心选择,编排在不同的主题单元中。作为思维激活与道理感悟特征明显的特殊文本,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在得言的同时得理,教出哲理性文本特有的味道呢?下面,我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寓言《扁鹊治病》为例谈一谈。一、基于单元整体,定位目标,悟理不能仅从单一文本出发无需赘言,语文教材中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具体的文本教学是为达成课程目标而开展的。  相似文献   
9.
10.
扁鹊之误     
王淦生 《福建教育》2003,(9A):23-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