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6406篇
科学研究   700篇
各国文化   75篇
体育   379篇
综合类   228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59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568篇
  2013年   491篇
  2012年   573篇
  2011年   655篇
  2010年   560篇
  2009年   621篇
  2008年   715篇
  2007年   557篇
  2006年   404篇
  2005年   323篇
  2004年   383篇
  2003年   384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294篇
  2000年   253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在近代早期的英国社会中,寡妇绝非我们所想象的那般孤苦无依。虽然她丧失了重要的社会关系——与配偶的关系,但是较已婚男人来说,她们建构起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关系网络。她们不仅与其子女、孙子女、父母保持着密切关系,也与兄弟姐妹、侄儿侄女、公婆姑嫂等非直系亲属维持着重要联系。此外,虚拟血亲和邻里关系也是寡妇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活跃部分。在这些对象中,她们又倾向于以女性,尤其是那些处于单身状态的女性为中心来构建自己的社交圈子。  相似文献   
2.
俄语翻译冰雪运动项目资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冰雪运动项目资料的俄语翻译,需要较强的项目专业知识,为准确传达专业信息必须注意准确把握词语的专业含义、术语和表格,同时对翻译过程、第二种外语的应用和翻译工作应有的工作态度等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类语词典是根据先有的意义或概念、或特定思想,由属于同一范畴、代表同一类事物的词即类义词编排而成的词典。本文第一部分总结各大语种类语词典编纂概况;第二部分探讨类语词典分类标准,认同结合概念与语言结构和系统两个方面确立类语词典分类标准的观点;第三部分创造性地将词义范畴导入类语词典编纂理论研究,认定在类语词典释义中,词义范畴基本可以占据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4.
张军 《冰雪运动》2004,(9):43-44
通过对早期专门化训练的分析与研究,重新认识了早期专门化训练;分析了儿童少年进行早期专门化训练的可行性;制定了早期专门化训练原则;对早期专门化训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在高考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管是以客观题的形式还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它考查的范围相对来说还是较稳定的。作为高中生必须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句中的含义,才能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对高中生而言,平时的阅读积累固然很重要,但他们真正能利用的课外阅读的时间则是少之又少,所以掌握一定的推断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这里介绍两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7.
隐喻是构造词语新义中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方法,新义的产生往往是人们以熟识的某一领域的经验为基础.去说明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从而形成了一个隐喻的概念系统,引申出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早期维新派的图书馆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早期维新派对西方图书馆事业的考察与介绍、对封建藏书楼弊端的批判、提出大开公共藏书楼的建议及其与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关系几个方面入手,论述了早期维新派的图书馆学思想在近代图书馆产生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刚 《语文知识》2000,(3):79-79
①中国队大胜美国队。②中国队大败美国队。这两个句子分别用了反义词“胜”与“败”,“胜”、“败”的词义是明显而不容易混淆的。这里意思竟然完全一样,叫初学语文的人百思不解。③胜不骄,败不馁。④胜者为王,败者为寇。⑤我们打胜仗,敌人打败仗。这些句中的“胜败”都是形容词,不能互换。例①②中的“胜败”  相似文献   
10.
“原来”一词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表示未经改变的事物,二是表示发现真实的情况。这个词本来写作“元来”,如唐章碣《焚书坑》诗:“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宋赜藏主编著《古尊宿语录》:“仔细看时.元来青布幔里有人。”后来,“元”字改“原”,这是什么原因呢?清代学者郝懿行在《晋宋书故·元由》中说:“论事所起,或言元来,或言元故,或言元旧,皆是也。今人为书,元俱作原字……盖起于前明初造,事涉元朝,文字簿书,率皆易元为原。”为什么“事涉元朝”便要“易元为原”呢?元朝是蒙古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这个封建王朝在元末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被推翻。明朝建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