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教育   2043篇
科学研究   605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2257篇
综合类   250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8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427篇
  2013年   357篇
  2012年   397篇
  2011年   352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421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372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330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柳天杨  王新  王家正 《体育学刊》2003,10(2):106-108
运用三维摄影与影片解析技术,对孔令辉正手近台反冲前冲弧圈球技术进行了定量分析与研究,第一次较完整地阐述了横拍反胶快攻结合弧圈选手正手近台反冲前冲弧圈球技术的特点与规律,结果显示,该项技术具有动作幅度较小,瞬间发力集中,回球速度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苦练中成长     
  相似文献   
3.
4.
5.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出版印刷技术的革新,市场逐步成为图书出版的主导,图书出版原有的节奏完全被改变了,过去一本普通的图书(本文所指的是以30万字计算的普通图书,不包含字典、史著类图书)从进入出版流程开始,一般都是以四五个月为期.  相似文献   
6.
程利群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4):519-520,523
研究了“加重球”练习在投篮技术训练中的运用,结果表明,对提高投篮动作的规范化和命中率有显著作用,从而为投篮技术训练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就端线球发动快攻的某些问题,探讨在以小打大的情况下,增加快攻次数,弥补因身高因素而受影响的篮板球快攻。  相似文献   
8.
自19世纪中期由著名的中国边疆史地学家何秋清考证发人曾定居吉林省辉发河流域以来,近人陈汉章等相继研究并著文认同,郭沫若等则以发人即貊人或秽人而否定了发人的存在。其研究成果散见于《王会篇笺释》、《周书后案》、《管子集校》等书中。国外也有同样的分歧意见。拙文将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略抒己见,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直拍进攻型打法曾经是我国乒坛的主流打法,由于缺乏创新,在近10多年一直不太景气.但是,直拍进攻型打法有其特定的优势,具有很强的抗争能力,只要创新技术、加强实力,就能登上世界乒坛的最高峰;诚然,它自身的确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加上11分赛制和无遮挡发球的实行,必定会给这种打法带来一些影响(正负双方面).因此,在新形势下对直拍进攻型打法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剖析和探讨,成为我国乒坛亟待解决的课题.通过对世界优秀男子直拍进攻型打法选手的技战术进行统计与分析,并走访乒乓界权威人士和有关专家,对新规则带来的一些问题和该打法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直拍进攻型打法的技术水平提供科学理论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对中国队在亚洲杯期间主力阵容与98世界杯前3强主力阵容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98世界杯前3强队伍主力阵容在比赛期间基本保持完整,而中国队主力阵容在最后一场比赛中极不完整.研究认为:影响中国队比赛阵容完整性的主要因素是战斗性减员和非战斗性减员.建议国家队应配备体能教练和心理学、运动医学、营养学专家;加强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使运动损伤最小化;合理运用技术动作减少红黄牌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