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664篇
  免费   731篇
  国内免费   949篇
教育   28570篇
科学研究   7633篇
各国文化   615篇
体育   13284篇
综合类   2851篇
文化理论   2083篇
信息传播   40308篇
  2024年   652篇
  2023年   2306篇
  2022年   1351篇
  2021年   1876篇
  2020年   1931篇
  2019年   1648篇
  2018年   1116篇
  2017年   1666篇
  2016年   2252篇
  2015年   3603篇
  2014年   7273篇
  2013年   5999篇
  2012年   7890篇
  2011年   7995篇
  2010年   6522篇
  2009年   6508篇
  2008年   7463篇
  2007年   5684篇
  2006年   4765篇
  2005年   4120篇
  2004年   3164篇
  2003年   2493篇
  2002年   2056篇
  2001年   1809篇
  2000年   1398篇
  1999年   373篇
  1998年   290篇
  1997年   236篇
  1996年   212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媒体时代,爱国主义舆论态势的生成遵循从话题出现、舆论联动、整合引导到作用于现实的一般机制,同时伴有舆论异化现象。对此,可从监测预警、设置议程、交互反馈、把关引导、创新策略等方面进行改进,塑造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舆论态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政府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国际交流中,译员的功能和作用得到了大大体现,然而,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译员便值得深入探究。在动态对等理论指导下,以进博会英语翻译经历为例,剖析了合格译员应该具备的自我修养,在实践中,逐步升华译员的自我认知和情感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徐尚青 《青年记者》2020,(13):77-78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举国上下勠力奋战,有效地控制了疫情扩散。对新冠肺炎的战斗可以分为防疫和抗疫两个阶段。在举国抗疫的大战中,媒体是十分重要的力量。大众传媒传播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力是其他媒介所无法比拟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加持的网络传播能更快更智能地监测并改进公共危机下的传播策略。近期很多文章反思媒体抗疫中的经验和教训,关注舆论导向、报道技术、报道失范和传播伦理问题等。  相似文献   
4.
李楠  张超  路璐  邹沐宏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5):151-156
[目的/意义] 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讯"为例,分析专业图书馆应急科学传播服务的举措及成效,为应急事件下专业图书馆科学传播服务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梳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科讯"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服务内容,从日均用户增长和阅读量分析用户对不同类型内容的关注程度,提出应急科学传播服务的思考。[结果/结论] 疫情期间,"中国科讯"日均用户增长明显,电子资源保障类内容阅读量最高,其次为新冠病毒科技攻关进展相关内容、科普类直播和信息素养教育直播观看人数达到数万人。应急事件下,专业图书馆应加强特色服务的宣传、加强信息甄选和审核机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应急科学传播工作预案缺失也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以"科学人讲坛"在"新媒体+科学文化内容"方面的有序推进为主要案例,论述新媒体技术在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找到专业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优势及发展方向。[方法/过程] 梳理"科学人讲坛"讲座内容、推送渠道及观看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影响科学文化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结论] 新媒体及时、灵活、强互动等特性在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图书馆的服务意识、丰富馆藏及科学人文精神与新媒体技术优势的结合,使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中公众的参与兴趣得到了极大提升,拉近了科学与公众间的距离,提高了科学文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促进学生武术核心素养的培育,针对我国武术教学中存在套路内容“繁难”、教法单一、重“形”轻“击”、重知识灌输,轻自主性培养、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学生不喜欢武术课”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有效促进武术认知、武术运动能力、武术人格培育的原则,基于此原则,对“化难为易”策略、“化浅为深”策略、“化无趣为有趣”策略、“化技术为实践”策略、“知新温故”等策略进行了具体探索性设计,并对上述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了阐述,为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提供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7.
2019年12月28日,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中华武术》杂志创刊37周年颁奖典礼在京隆重举行。在《中华武术》创刊37周年岁末,《中华武术》主办了“中国太极拳最具影响力人物”评选活动,活动支持单位为四川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和重庆市体育彩票管理中心。经过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委的评定。  相似文献   
8.
9.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对校园体育活动越来越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适当选用新兴运动项目".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既可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武德与不怕困难的品质,还可增加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是文化性与实用性较高的一项体育活动.在小学开设武术兴趣班,改变传统的上课结构,有利于提升学生兴趣,解决普通体育课枯燥乏味的问题.本文以许昌市魏都区小学为例,运用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文献调查法,研究在许昌市魏都区小学开设武术兴趣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目标、困境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尚显稚嫩,其突出表现是学科知识缺乏独立性。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沿着目标→困境→出路的逻辑线路,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主要观点:1)特色鲜明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目标,该目标达成所倚赖之原动力是实践内容的相对独立;2)边界模糊是阻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保持特色鲜明、走向成熟的重要理论致因;3)反求诸己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打破边界模糊困境、实现特色鲜明目标的出路。如此,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方能因获得独立性而有成长壮大之可能,才有希望摆脱学科依附阴影,乃至问鼎显学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