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519篇
科学研究   81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138篇
综合类   55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2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锐是一个很有苦难意识和悲剧情怀的作家,他有着深沉的苦难意识和独特的文学苦难观,在经历和记忆苦难的同时,李锐拥有了一种作家的思接千载的悲剧情怀。  相似文献   
2.
中学体育教育与学生个性的发展是值得体育教师重视的问题,笔者从个性心理的特征入手.在兴趣、意志、能力、气质、性格五个方面对体育教学如何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进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心理,树立良好的个性品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健美操运动中造型美、节奏美、气质美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阐述了健美操运动中优美动作之造型美,节拍鲜明之节奏美,内外合一之气质美的艺术特征。健美操运动中造型美的艺术特征是主体创造性、生动可视性和形象具体性;节奏美的艺术特征是主体的创造性、创造的动态性、时间的片断性、动作的对称性、节拍的变化性;气质美的艺术特征是主体的自然性和社会性。  相似文献   
4.
5.
在局外人眼中,档案室工作是一份享清闲的美差,可是要让我们档案室人员自己谈感受,估计十有八九会说:何来清闲?寂寞枯燥而已.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性气质是显著的,但郭沫若诗性气质的形成,历来有不同的看法。针对有些研究者提出的,郭沫若的诗性气质主要受外国诗人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郭沫若诗性气质的形成主要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大中小学生气质、心理适应性和意志品质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测验量表法对1255名大中小学生的气质、心理适应性和意志品质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测试考察,探讨9~22岁学生的气质、心理适应性和意志品质的年龄特征、性别特征和城乡特征,旨在为我国学生体质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论文提出 ,在经历了明中期以来的在“理”的理解方面的“去实体化”的转向以后 ,儒学思想家大都走向了“气质之性”(条理之性 )的人性一元论。元明的这种人性论虽然多非自然人性论 ,仍然主张存理遏欲 ,但这种人性论往往不再坚持性善论 ,使得孟子的性善论在儒学中的地位受到挑战 ,从而形成了儒学发展及其经典诠释的新课题。而造成和推动这种转向的原因 ,与其说反映了明代市民社会的兴起 ,倒不如说是元明以来思想家们的“哲学”的知性探究本身的内在逻辑发生了决定的作用。有鉴于此 ,作者强调了哲学史诠释在古代思想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张磊  韩磊 《体育科研》2002,23(3):47-48,54
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 ,对武警医学院部分学员的气质类型与体育选修课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气质类型的学员在体育选修课的选项和学习效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直接影响着学员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服饰纹样的发展宛如一条星河,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绘出了服饰的华彩,也奏出了文化的乐章。服饰图案纹样的发展,其带有的文化气质深邃久远,其中的情和意更具有典型的中国情结。我国的儒、道、法、墨等诸家,对服饰均有各自独到的见解,而这无疑影响了中国服饰的文化形象和民族风格。并且广泛存在于中国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