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88篇
科学研究   33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18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学忠 《中国钓鱼》2001,(11):17-17
按常理,应是海竿钓流水,手竿钓稳水。丰水期时嫩江边却悄然兴起了手竿钓流水,人数之多,钓绩之佳让人心动。为什么不少钓友放着海竿之长不用,偏用手竿之短呢?实践中我体会到,这种钓法不仅符合“涨水钓边”的渔谚,同时具有钓具简单、钓点准确、鱼讯明显、容易观察、抗风浪和节省体力的特点,所以受到青睐。现将具体方法推荐给钓友。  相似文献   
2.
作家 ,就其个性而言 ,正如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 ,千差万别 ,不一而足。继忠当属静观善思而又不爱张扬的那类。继忠平素没有大言语 ,没有多言语。他拿人们惯常说话或嬉戏的时间来观察和思考 ,由今及古 ,由中而外。他以自己独特的人生阅历和心路历程 ,几乎把周围的世界看了个够 ,想了个透。他并不高产 ,但在静观默察和深思熟虑之后 ,便会有文字在笔端流出。有件事给我留下的印象颇深。今年仲春之末 ,在“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日子里 ,作家、诗人一行十数人到“千年龙飞地”的沛县去赏梨花。人们在万顷花海中驻足流连 ,谈笑风生。尽兴之后 ,别人除…  相似文献   
3.
杨天举 《垂钓》2002,2(12):37-38
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在山水相依的北山湖垂钓妙趣横生。让人乐不思蜀。  相似文献   
4.
老马 《北京档案》2006,(4):48-48
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过去我对此深信不疑,只以为效益不好的企业才会关停并转,谁知红红火火的单位也会在重组中消失.去年三月,我工作了40多年,蒸蒸日上的,原以为是"铁打营盘"的北京铁路分局,却被一纸红头文件,在宣布的瞬间成了记忆中的历史,并被永远定格在那一时刻.  相似文献   
5.
在浩瀚的大自然中。山和水是人们生存的依靠。山让人坚强,水使人滋润,正是山和水的存在,才使我们每天的生活充满着阳光。在渊源极深的华夏文化里.炎黄子孙总把男人当成山,女人比做水,正因为有了大山的胸怀,流水的柔情。民族才得以兴旺,子孙才能茁壮成长。在祖父和祖母的影子里。在父亲和母亲的身上,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大山的刚毅,流水的情长,男人的坚实和女人的慈善。在永远的感恩之中,总是有着无尽的记忆和挥之不去的念想。  相似文献   
6.
曾经有这样一位民间艺术家,他4岁丧母,21岁患上眼疾,34岁双目失明,父亲也离开了人世。他先是寄居在道观中,后因失明被人扫地出门,从此流落街头,颠沛流离,每天靠一把二胡勉强度日。然而苦难并没有压垮他,怀揣着对音乐的热爱和梦想,他走到哪里,音乐的旋律就流淌在哪里。当他坐在如水的月光下,聆听泉水淙淙,不由悲从中来,所有的一切都历历在目。对着月光流水,他纵情咏叹,成就了经典名曲《二泉映月》——他就是民间音乐家华彦钧,被世人称为“瞎子阿炳”。  相似文献   
7.
以女性主义伦理学视角解读《时时刻刻》中的流水、男人和鲜花等象征性意象,探讨女性死亡、性别消解和关怀伦理等问题,揭示出女性不能仅仅以男人的关爱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终极源泉。女性通过死亡、离家出走等方式是摆脱男人束缚、寻求独立和自由的最好方式,这种方式给她们带来的不是毁灭而是希望。然而,女性采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追求自由是非常乏力的,这严重削弱了女性主义者的激情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木兰诗》(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一文中第三段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的情景是这样的:"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配套教参对这一句的解读是:"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对于一路疾行奔赴战场的描写,学生很好理解;但如何引导学生读出木兰的思亲情怀也就成了一个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读透"不闻爷娘唤女声"一句,即要弄懂:到底是"爷娘唤女"还是"女唤爷娘"?  相似文献   
9.
10.
关于阅读的意义,我们可以说出来十条二十条。我这里也有七条,其中一些属于我个人的表述,也有一些是对他人表述的引申——一、阅读是一种人生方式。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阅读的生活和人生的那一面,便是不阅读的生活和人生。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