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92篇
科学研究   36篇
体育   92篇
综合类   2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年哺乳动物神经发生仅发生在侧脑室的室管膜下层和海马齿状回的颗粒细胞下层两个区域。综述了检测神经发生的主要方法,从神经递质、生长因子、营养因子等方面探讨了运动诱发神经发生的相关机制,并分析了运动诱发的神经发生对学习记忆能力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7例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17例良性肺疾病和6例正常肺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在NSCLC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VEGF的高表达率62.69%(54/87),良性肺疾病和正常肺组织中的高表达率4.35%(1/2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低分化NSCLC细胞胞质VEGF的高表达率90.63%(29/32)明显高于高、中分化NSCLC细胞胞质的高表达率45.45%(25/55),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细胞胞质中VEGF高表达率90.20%(46/51),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高表达率22.22%(8/36),P<0.01;NSCLC胞质中VEGF蛋白高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Ⅲ、Ⅳ期高于Ⅰ、Ⅱ期,分别是87.50%(49/56),16.13%(5/31),P<0.01。结论:VEGF高表达与NSCLC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它的高表达提示NSCLC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低负荷加压训练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血压安静组)、低负荷训练组、低负荷加压训练组和高负荷训练组。低负荷训练组进行35%~55%1RM递进式低负荷爬梯训练,低负荷加压训练组进行30%~40%血流受限结合35%~55%1RM递进式低负荷爬梯训练,高负荷训练组进行55%~75%1RM递进式高负荷爬梯训练,训练后测定血压、血液中内皮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和心肌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高负荷训练组相比,低负荷加压训练组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下降(P<0.05);与低负荷训练组相比,低负荷加压训练组舒张压显著下降(P<0.05)。2)与对照组相比,低负荷加压训练组血液中内皮素-1表达显著下调(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显著上调(P<0.05);3)与对照组相比,低负荷加压训练组心肌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显著上调(P<0.05);4)在低负荷加压训练组中,收缩压与内皮素-1呈正相关,相关性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与一氧化氮合成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均呈负相关,相关性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低负荷加压训练降压效果优于高负荷训练;2)低负荷加压训练能够通过下调血液中内皮素-1的表达,上调血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同时上调心肌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改善内皮细胞功能,达到降压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脱细胞羊膜(HAM)与小肠黏膜下层(SIS)促进大鼠皮肤缺损修复过程中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SD大鼠24只,在两侧背部各做1个直径为1.8cm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HAM覆盖,B组SIS覆盖,C组纱布覆盖。在2周时处死动物取材,HE染色观察皮肤缺损修复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VEGF,RT—PCR检测VEGF mRNA的表达。结果:A组、B组愈合较好。C组愈合较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A、B组VEGF阳性细胞显著多于C组,其中A组最多;RT-PCR结果显示,A、B组比C组表达更多的VEGF mRNA。其中A组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M和SIS均能上调皮肤创面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增加VEGF的分泌,其中HAM具有更强的促进皮肤缺损修复过程中血管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增殖调控因子,它在促损伤修复、肿瘤细胞增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介绍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研究进展以及与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不同频率张应变刺激对骨骼肌卫星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机械张应变刺激对骨骼肌卫星细胞形态及细胞增殖指标的影响,为寻找适宜的机械刺激负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FX-4000T细胞应变加载系统,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施加15%张应变,频率分别为0 Hz、0.5 Hz、1 Hz和2 Hz,加载时间为每天6 h,连续4 d;以静置培养的卫星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卫星细胞周期变化,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不同频率张应变下骨骼肌卫星细胞MGF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张应变刺激后的细胞形态为典型长梭形,且排列呈方向性和规律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5 Hz、1 Hz和2 Hz组的G0/G1期细胞数量显著降低,而0.5 Hz和1Hz组的S G2/M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与0 Hz组相比,0.5 Hz、1 Hz和2 Hz组的G0/G1期细胞数量显著降低,而S G2/M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的MGF mRNA的表达量均增加,但仅有1 Hz组显著高于时照组(P<0.05).结论:机械张应变刺激促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能力和MGFmRNA表达,且与张应变刺激的频率有关,其中1Hz的刺激频率最适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耐力训练对大鼠跟腱超微结构的影响,同时观察内源性IGF-I表达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0只,运动组进行12周的跑台运动,运动结束后分别观察跟腱的超微结构以及IGF-I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超微结构观察显示长期跑台运动组大鼠跟腱的腱细胞含量增加,同时,大鼠跟腱中IGF-I mRNA和蛋白含量显著性增加。结论:IGF-I在运动所致跟腱的适应性改建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综述。持续大强度离心运动可能对与骨骼肌损伤修复密切相关的骨骼肌卫星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持续大强度离心运动引发的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发生时序与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时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延迟性酸痛的骨骼肌特殊微环境一定程度上刺激骨骼肌卫星细胞生长因子的分泌,促进骨骼肌肌节重塑。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大多停留在对知识的学习,对于方法还是比较模糊,特别是对于知识之间的联系更是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研究.所以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出现老师讲的能听懂,自己遇到又不能解决.很苦恼很困惑,学习效果也很差.基于思维的可生长性,我试图研究借助生长因子,使"生长"的基本特性实现生长教学.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恰当运用生长因子,让学生建构起优化的知识网络结构,可以简捷地解决问题,可以得到更好的、更深刻的结论.可以引领学生多角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对骨密度值的影响,采用放免法、定量超生法,对高水平女子举重运动员跟骨骨密度值、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睾酮、雌二醇等进行了研究。结论:运动组跟骨骨密度值与运动员机能状况有关,跟骨骨密度值受血清生长激素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提示,血清生长激素和跟骨骨密度值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运动员机能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