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9篇
科学研究   20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采用静态吸附的方法考查了吸附时间、Ca2+浓度对蒙脱土吸附Ca2+的影响,并对此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及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应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描述吸附等温线,吸附速率以准二级、准一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实验结果表明,蒙脱土吸附Ca2+的吸附更好地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计算得出其活化能是19.460kJ/mol;zeta电位测试结果说明,本实验条件下,吸附类型以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2.
荧光标记法检测活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进了活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即用惰性基体纳米微球包埋荧光染料,将荧光纳米微球转运进细胞,用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实时测定。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染料不易泄漏,不会出现分室现象,不易光漂白,是一种非常有实用价值的测量活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12只8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6只)和运动组(6只),运动组负重游泳299±29 min后立即处理,取心肌线粒体测定线粒体RCR,随后测定心肌总NOS、mtNOS活性,心肌三型NOSmRNA表达水平,心肌细胞和线粒体中NO的含量,线粒体抑制活性氧的能力以及[Ca2 ]i.结果发现,一次性长时间运动后,尽管大鼠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下降,但线粒体呼吸功能完好,线粒体游离钙离子浓度没有发生变化,这可能和心肌及心肌线粒体NO含量、NOS活性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与炎症反引发的关系.方法:文献综述法.内容:运动员训练过程中,不习惯的离心运动均导致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普遍认为离心运动导致的损伤和炎症反应诱发了DOMS.然而,近来的研究不支持此假说,DOMS起因的观点受到质疑.通过离心运动性肌节重塑过程,及整合钙离子依赖性蛋白水解酶作用的相关文章进行综述研究,证实离心运动导致骨骼肌损伤和炎症反应.结论:肌节重塑过程为我们科学训练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血压的稳定,从而避免血压波动带来的慢性和急性并发症。但"是药三分毒",如何尽量不让肝、肾因长期服药而受伤,是所有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么,服降压药如何护肝肾呢?遵医嘱服,不随意更换、加服药物。目前,降压药可以分为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等,它们在发挥作用时可能对肝脏、肾脏产生不同的影响,医生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离心运动介导骨骼肌微损伤与修复过程,肌细胞不同微区钙离子浓度变化所起的作用,以及肌浆网钙释放通道兰尼定受体(RyR)的调控信号。方法:114只雄性SD大鼠,分为离心运动(E组,36只)、离心运动+针刺(EA组,36只)、单纯针刺(A组,36只)和安静对照(C组,6只)。E、EA和A组在运动后即刻、6、12、24、48、72 h取材,电镜观察结构,能谱分析Z线和H区钙元素,WB观察磷酸二酯酶-4-D3(PDE4D3)和FK506绑定蛋白12(FKBP12)表达。结果:E与EA组Z线附近的钙离子浓度在运动后即刻和恢复期的12~72 h呈2次上升趋势,其中EA组第2次上升更早且明显。1次离心运动不能破坏RyR的稳定性。结论:运动后即刻的[Ca2+]i升高介导导了损伤,而运动后12~72 h内的第2次[Ca2+]i升高与组织修复有关,此升高非RyR不稳产生"钙漏"而导致的破坏性"钙超载"。研究价值:本研究发现离心运动过后72 h内不同时间段内,钙离子升高具有截然不同的效应,为肌肉损伤和恢复的钙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纳豆激酶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凝血酶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测定大鼠血浆ET-1和NO含量及人血浆GMP-140和vWF含量。结果:纳豆激酶1000~2000IU/kg能显著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升高;降低血浆ET-1含量和增加NO含量,明显降低ET-1/NO比值;在体外,纳豆激酶40~80IU/mL能明显降低人血浆GMP-140和vWF含量;结论:纳豆激酶抗血小板聚集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降低ET-1含量,升高NO含量,降低GMP-140和vW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钙离子对原子荧光测定锡的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子荧光测定锡的方法有许多文献都有记载,但对钙离子对测定锡的干扰在现有文献上还没有相关的记载。在实践中发现碳酸盐中测定锡时如不进行处理则有严重的负误差,在熔矿时加入一定量的EDTA可以消除这种干扰。  相似文献   
9.
采用离体花粉培养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细胞外钙对百合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1% Ca2+度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速率最快,高于或低于这个浓度,花粉管生长速率和萌发速率都显著被抑制.将快速生长的花粉管,转入Ca2+浓度为03%的培养基中,花粉管的生长在几秒种内就被抑制.长时间0.3% Ca浓度培养导致花粉管呈波浪形状.这种改变是不可逆的,当用pectinase处理或降低培养基中的钙浓度时,花粉管破裂.这些结果说明钙作为花粉管生长调节信号,对花粉管的生长具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紫外光度法和扫描电镜研究了钙、镁离子对胶原自组装的影响.胶原自组装的动力学曲线呈阶梯形变化的规律,钙离子延缓胶原自组装的时间,自组装时间随胶原浓度、钙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延长,低浓度镁离子可遏制胶原-磷酸钙的生物矿化动力学曲线上的负峰.分析了自组装过程中钙镁离子与胶原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