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77篇
综合类   1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我国大级别拳击运动员训练工作的分析、研究,揭示了当前大级别拳击运动员训练的现状及差距,探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2.
曾庆国 《安徽体育科技》2002,23(2):49-49,61
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对弧圈球技术中的"转"动作加以分析,证实"转"动作能够提高挥拍角速度和线速度.阐明了"转"动作在弧圈球技术中的重要意义,为提高和改进弧圈球技术提供生物力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解析(APAS解析软件)、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国家蹦床队黄珊汕与钟杏萍两名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的展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找出影响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下落阶段屈过早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转体类动作和转体类动作中角变化幅度最大;翻转速度不够、开腿展体时间晚、专项能力不够、平时训练不严.形成错误动作定型是造成展技术不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采用影像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对3名优秀男子背向滑步推铅球选手最后用力时躯干动作变化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掌握滑步推铅球运动员在最后用力过程中躯干转动的动作结构、速度变化等特征,对指导实际教学与训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表明,在最后用力过程中,3名运动员的躯干动作是在前振的同时进行有序转动的复合运动.优秀铅球运动员的躯干转动技术表明,最后用力阶段.轴先于肩轴达到峰值速度,达到峰值后依次快速下降.在铅球出手瞬间躯干接近垂直状态,有一定程度的"前倾"或"后仰".躯干在过渡阶段的适当前振有利于左腿的积极着地,有利于铅球速度和整个身体重心速度的增加,进而缩短过渡阶段进入最后用力阶段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影像解析法,对武术套路中旋风脚转体720°接马步动作踏跳阶段技术进行三维立体分析。指标为:助跑最后一步的步长,最后一步右脚的放脚角度,着地角与起蹬角,踏跳阶段关节转动角度及肩夹角。结果显示:踏跳阶段支撑腿具有“早”、“拧”的技术特点。即:“早”———起蹬早,使踝、膝、关节在蹬伸时所产生的蹬伸力垂直通过身体重心;“拧”———支撑腿在蹬离地面过程中,支撑脚与地面有拧转蹬地过程。  相似文献   
6.
唐杰 《大众科技》2016,(10):57-60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常见病与多发病,随着年轻患者数量逐年增多,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及保手术治疗越来越被人们引起重视,是近几年研究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7.
一、跑的技术 对跳远运动员建立一个正确助跑技术的动力定型。根据跳远助跑技术的特点,我们要重点强调摆臂、抬膝、送和伸小腿的动作。(一)摆臂摆臂练习先是从站立姿势开始,两臂置于身体两侧,屈肘呈90度,两臂与地面平行,两手放松或半握拳,两臂交替前后摆动。  相似文献   
8.
闻绍鹏  李轶欧 《辽宁体育科技》2006,28(3):108-108,111
利用脚跟外侧击打实心球练习,对少年铅球运动员的技术形成及专项能力的提高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主要采用高速摄影与运动录像解析法与实验法,对四川成都九名女子100米栏运动员8周的核心力量训练,通过训练前后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运动员身体素质与核心稳定能力水平有显著性提高,特别是关节灵活性及核心稳定性有非常显著性提高;运动员身体重心在栏上的运动轨迹有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身体重心垂直投影点与栏的水平距离缩小,身体重心与栏的垂直距离变小,躯干前倾角变小,身体重心在垂直方向的位移变小;运动员对个人体能水平的控制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主要表现在个人技术水平与现有体能水平的合理分配,也就是个人体能能力向技术水平提高的正迁移比例增加,起跨技术也有明显提高,着地技术虽有所改善但还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关节的解剖结构,说明推铅球最后用力应从其发力,并要正确处理部与身体其它部位的协调用力.在训练中应注意强化部能力与技术的同步训练.其目的是使运动员更合理有效的发挥整体力量,创造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