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940年至1946年间,考古学家麦兆良对粤东地区开展了大范围的考古调查工作,收获丰硕,也有幸成为目前已知的梅州考古与研究的第一人。他在五华发现的春秋夔纹陶罐,已成为确定夔纹陶存在年代,揭示夔纹陶纹样来源,探讨夔纹陶技术产生、发展和传播的典型器物,具有很高的考古学价值。同时,也充分证明梅州古地是岭南区域考古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交汇点,有着悠久和丰富的古代文明。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献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纳达尔在2014年法网单打比赛中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纳达尔在发球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保持着高效发球得分率;在接发球方面有着快速的判断、稳定的心理素质,接发球成功率很高,说明纳达尔的接发球进攻能力强,高效的破发成功率也说明纳达尔把握机会的能力很强;在比赛时以底线作为主要阵地,发挥自身优势,发挥自己击球力量大和角度刁钻,旋转强和落点准的特点;网前进攻意识不强,得分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3.
费德勒与纳达尔对阵时发球阶段技战术特点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费德勒与纳达尔在不同场地对阵时发球阶段技战术运用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优势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对费德勒、纳达尔在2007年法网比赛中技、战术的运用效果进行统计与分析,比较世界优秀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的技、战术及打法特点,探寻世界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的竞技能力特征,以期为我国网球运动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找出纳达尔与德约科维奇两位运动员在不同场地上技战术的特点,为广大网球爱好者提供理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纳达尔与德约科维奇在不同场地上的技战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和结论表明:纳达尔在硬地和草地上,一发得分率比较稳定;在硬地和草地上比赛,德约科维奇接发球得分率稳定,尤其是一发回球得分率;在红土上比赛,纳达尔接发球得分率更稳定,尤其是接二发回球时,且得分率很高;在草地上比赛二人非受迫性失误少,且纳达尔上网次数最少。  相似文献   
6.
以马丁的评价理论为主要研究方法,从态度、介入以及极差三个方面对查韦斯在联合国大会上谴责美国行径的演讲进行分析,从而揭示演讲背后所体现的态度、观点和立场。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费德勒与纳达尔大满贯决赛的技战术运用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探寻世界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的技战术特征,以期为我国网球运动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现代网球比赛的实质不仅是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体能素质和心理等方面的能力较量,更是比赛中运动员各项战术谋略应变才华的较量。随着竞技网球运动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运动员之间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的差距也在日益缩小,网球竞技过程中运动员战术谋略运用水平高低,往往是决定比赛的胜负关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2010年9月新晋升全满贯的选手纳达尔与“天王”菲德勒之间进行技战术分析比较,以期发现竞技网球制胜中孙子谋略思想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对纳达尔在2005—2008年的173场红土场单打比赛发球技战术进行统计,包括第一发球各项指标、第二发球各项指标以及ACE球和双误球,对纳达尔在红土场地单打比赛中发球的技战术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19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纳达尔vs德约科维奇的比赛进行数据统计对比分析,找出两人比赛中的优势与不足,总结归纳网球比赛制胜规律。结果表明:在技术运用上德约科维奇在发球技术、接发球技术、网前得分率和破发成功率等方面比纳达尔有明显优势;在战术运用上,德约科维奇比纳达尔在网前战术上发挥更稳定,从整场比赛来看,德约科维奇发挥出色,纳达尔没有打出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