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7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2.
彝族是支系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在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彝族歌谣颇具特色,彝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民间歌谣是一种语言,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语言与文化之间具有天然的一致性,从歌谣语言的各个层面可以窥见各种文化特质。本文选取了云南禄劝、武定境内广为流传的彝族纳苏支系的民间歌谣为语言文化的研究对象,试从彝族民间歌谣的形式、语言特质等方面来探析彝族歌谣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3.
易卜生汲取民间文学的语言、技巧和精神气韵开展创作,他的诗歌创作体现出浓郁的民间歌谣特征。易卜生诗歌题材主要来自民间文学,最常用民间意象中的林妖和水精意象。在艺术形式上体现出民间歌谣的特征:歌唱的因素、回环的句式、节与节的反复、民间的机智和幽默风趣。易卜生诗歌是他生命轨迹的艺术性记录,他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将民间艺术形式与现代精神品格相结合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4.
从文体学角度分析托马斯.哈代的叙事诗《针线盒》,从音韵和叙述手段两个层次揭示诗歌主题和哈代的创作思想,认为诗行结尾韵脚元音和辅音的不均衡分布揭示出哈代的悲观主义宿命论思想。此外,诗人通过选词、大量的直接引语、衔接和话轮转换这四个叙述技巧,将戏剧性植入日常琐事。  相似文献   
5.
《史记》内容博大精深,语言独具魅力。司马迁巧妙运用歌谣谚语,使《史记》语言更加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使《史记》的文学色彩更加浓厚且熠熠生辉,显示了司马迁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精湛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6.
当代政治民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政治文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政治民谣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种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其产生和传播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在社会政治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价值。它是普通民众政治感情的流露,其内容主要是讽刺、谴责现实社会中存在的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可以作为当前共产党员进行党纪党性教育的一本民间教材,让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以之为镜,让心中的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7.
苏州评弹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6至17世纪的晚明,评弹艺术从诞生之初便吮吸着苏州文化的乳汁。承受着晚明以来新兴思潮的濡染,展现出富有近代色彩的文化特征;商业刺激是推动评弹艺术不断发展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动力,商业竞争也给评弹发展带来了诸多弊病;雅致与细腻的苏州文化决定了评弹的艺术风格与审美情趣,充满地域特色的评弹艺术成为苏州乃至江南地区重要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8.
南朝乐府民歌内容多为男女恋情的描写,大胆而又露骨地刻画了女性的情与态,其情调艳丽柔弱、哀怨缠绵而又热烈浪漫,富有艳情的特征。南朝乐府民歌继承了楚文化的浪漫特质,植根于江南繁富之地。南朝富有艳情特质的时代风尚,直接刺激了情歌艳诗的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艳情诗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晚清以来,在女弹词职业实践中,两性关系得以重塑,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消费文化得以彰显.女弹词作为江南消费文化的象征符号,导致时人娱乐消费方式从"访"到"棒"的改变.消费过程中,时人对女弹词进行品评,主要围绕"色与艺"展开.晚清文人对妓女弹词的品评,多关注妓女的身份特征,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妓女文化.民国报人则通过报刊这种大众媒介,修正、重构、生产以及论斥女弹词的形象,以满足不同读者的娱乐需要.女弹词与听客的亲密互动,把普通的生产消费关系重新定义为性别关系,招致政府、传统行会组织的取缔与规范.  相似文献   
10.
《泥功山》一诗语调轻快,用词趋向口语化,理解貌似简单,但实际上古今注释多偏离了方向。要比较彻底地解读本诗,必须注意三点:其一,关于泥功山的位置《方舆胜览》已基本注清,泥功山和青泥岭是相隔数百公里两座山,不能混淆;其二,"朝行……暮在……"是秦汉以来尤其是唐人惯用的句式;其三,本诗的创作原型是泥功山一带长久流传的民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