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423篇
科学研究   5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94篇
综合类   54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姚为俊 《体育科技》2003,24(2):54-56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 ,分析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各种主客观因素 ,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形成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我国传统体育中的Jian球运动向世界推广,充分运用宣传媒介手段非常重要,针对各个媒介不同的特点,对jian球的宣传应采取与相适应的方法和方法和措施,才能使两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出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写作课教学双边活动中,较之于单纯的理论教学,教学中的教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写作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培养浓厚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地、自主地、自由写作的习惯;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写作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融入生活。  相似文献   
4.
弘扬读书精神大兴读书之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知识创新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下,社会进步、个人发展都离不开知识。为了民族振兴,国民应弘扬读书精神,大兴读书之风。同时要改变读书观念,更新读书方式,提高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师常见病问题是影响中小学教师健康状况的主要问题,在诸多常见病症中尤其以颈椎病、心脑血管病、神经紊乱(衰弱)、痔疮、肠胃病最为显著。调查表明,教龄长并具有长期坚持运动习惯的教师与没有长期运动习惯的教师,他们的身体状况差异很大,教龄长并具有长期坚持运动习惯的教师其发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茶船古道是发端于明末清初,为输出梧州六堡茶而形成的一条独特的国际贸易大通道。这条水上运输通道以茶叶为媒介,以船为主要载体,以上万公里的航运线路为纽带,在数百年间不断推动着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繁荣发展。这条运输线路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由内及外、由境内向境外逐步展开的递进模式,它在发展的高峰期与东南亚地区的大开发,以及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华工“下南洋”的风潮相伴相生,深深影响了沿线国家和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社会消费需求。对茶船古道进行挖掘和研究,对于多视角多层面地了解中国对外文化交往和发展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教育习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习俗是一个含括范围比较广的概念,但它也不能囊括一切。人们在理解和界定教育习俗的时候,常常忽视了对教育习俗概念的边界和外延的确定,把许多非教育习俗的因素放进教育习俗规定性的范围中去,结果使讨论出现了一些不必要的混乱。对教育习俗与非教育习俗的界分,对教育习俗不同于什么的界定,都是我们从理论上科学把握教育习俗内涵所必须做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兴趣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泛读中的运用情况:一是根据需要,增加教材编排的灵活性;二是模拟表演,增强阅读材料的情景性;三是展开讨论,加大学生的参与性;四是课内外作业,保证阅读兴趣的后续性和拓展性;五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及其它。  相似文献   
9.
从小学到大学的语文学习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的教法、学法各异,但有以一贯之的共性,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10.
由于“国进民退”必然引发一系列利益关系的调整,因而也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洋务运动时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及建国初期均发生过大规模的“国进民退”现象。这三次“国进民退”的历史背景、具体途径、涉及领域、实现程度及其影响等均有所不同,这似乎也说明对“国进民退”现象也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