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080篇
  免费   889篇
  国内免费   2272篇
教育   196577篇
科学研究   19203篇
各国文化   1666篇
体育   14369篇
综合类   6110篇
文化理论   2156篇
信息传播   36160篇
  2024年   1992篇
  2023年   7823篇
  2022年   2518篇
  2021年   3289篇
  2020年   4082篇
  2019年   4136篇
  2018年   2267篇
  2017年   3666篇
  2016年   4265篇
  2015年   6666篇
  2014年   18109篇
  2013年   13065篇
  2012年   16349篇
  2011年   20699篇
  2010年   20379篇
  2009年   20044篇
  2008年   20467篇
  2007年   17653篇
  2006年   18088篇
  2005年   16242篇
  2004年   14921篇
  2003年   13685篇
  2002年   9207篇
  2001年   7316篇
  2000年   4508篇
  1999年   1151篇
  1998年   864篇
  1997年   640篇
  1996年   510篇
  1995年   411篇
  1994年   348篇
  1993年   201篇
  1992年   246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华雪珍 《江苏教育》2023,(41):93-94
“双减”实则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跨越。项目导学视角下的“减负增效”实践探索,坚持儿童立场,指向整体育人、实践育人,推进国家课程创新实施,激发“双减”活力,将“减量”与“增质”融入学校课程实施、教学变革、作业增值等层面的探索中,融入学生充实灵动的成长经历。  相似文献   
2.
习题不仅是小学数学教材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且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资源,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双减”背景下科学地开发与利用习题,促使学生深度学习,提升教学效果.文章对此展开探究,联系“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习题教学新变化,在“用好教材习题,融入课外元素”视角下,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提出了“活用课后习题”“创设现实情境”“凝练核心素养”“转变学生角色”“尊重学生差异”等多条策略,希望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下,高校"三困"学生群体在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中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问题,尤其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关心爱护和精准帮扶。通过科学设计、系统开设面向"三困"学生的精准帮扶课程,提供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发展资源,让学生在提升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同时,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吴媚 《江苏教育》2023,(44):80-8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笔者认为,学生要做到加深理解,必须通过熟读,读透语言,体味具象,洞察意蕴。传统“朱子读书法”囊括了计划、熟读、思考、力行的整个阅读过程。其中,熟读是指细读、精读、逐字逐句读。小学生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自控力弱,相同文本的“反复朗读”往往有口无心,阅读教学亦忌机械重复。因此,教师要在传统熟读法的基础上,取其精髓,探索适合儿童心智特点与思维水平的熟读策略。  相似文献   
5.
6.
7.
《体育师友》2019,(4):8-9
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实践,对当前在大思政"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战略背景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六点建议:1.把握正确的价值引领,明确课堂教学的德育目标;2.深入分析教材,挖掘教材蕴含的德育资源;3.调研分析学情,以人为本因材施教;4.善于运用互联网+,丰富教育载体和教学方式;5.关注细节,多元化评价;6.自觉对标,努力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8.
9.
人才培养计划是人才开发的重要基础,助力人才成长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各地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上海市推出的人才培养计划呈现出重视程度加大、对象内容扩展、资助重点在人才、体系框架初体现、投入力度增加、促进作用有体现等总体特征,但同时存在缺乏系统设计、功能定位、统筹协调等问题。面对未来,完善上海市人才培养计划体系,需健全体系设计、明确功能定位、加强统筹协调、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