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唐大圆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值得深入研究的著名佛教学者,而众多佛学工具辞书对其生年模糊不清,卒年歧说纷纭。通过收集与解读族谱、唐氏自撰文著及有关方志文史资料等文献可以推断,唐大圆生于1885年,卒于1941年。  相似文献   
2.
3.
贵阳黔灵山是驰名西南的佛教名山,它的开发得助于赤松和尚。赤松乃清初贵州临济禅宗高僧,自幼入黔,弱冠出家,悟西为意,得临济法,开发黔灵山,创建弘福寺,大建道场,阐扬禅宗,与地方宰官、人名士交相往还,共参“教外别传”之旨,遂使黔灵山佛教传响海内,弘福寺成为贵州乃至西南的名十方丛林。又续佛慧命,上接天童,下开黔灵,使弘福寺临济法脉代代相传,历经十余代而至民国末年,这在贵州佛教史上可谓独具独色,在中国佛教史上也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4.
道安的佛典目录之作,不仅"总集名目"、亦"表其时世"、且"铨品新旧"、更"定其制作",这显然需要相当的洞察力、评判眼光与细致耐心的发掘、追寻、整理之工夫;安公不仅收集"古异经",并发掘"失译经"134部,且专门撰有《疑经录》,还在"众经浩然,难以折中"的状况下决计"注众经",为佛典文献作出重大贡献。"玄学佛教"的时代背景,使道安"般若本无"的核心观念,产生巨大学术影响力;而其"义学"基础上的弥勒信仰取向,又折服并影响其时的佛教学者及其后学;"道安时代"一说,表征了此期佛学的特色所在。道安在整个译经事业中充当的极其重要之角色——总勘与"译主",及其确立的"五失本"、"三不易"的译经原则,对东晋佛教译经事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东晋译经成就的取得,确实是在安公本人有一系列翻译理念并将其作为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反思了民国以来僧教育存在的师资短缺、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认为应该结合大陆汉传佛教的实际情况,在恢复传统丛林教育的基础上,加强佛教信仰教育,把国民教育机制引进寺院,通过佛教史方向自学考试的方式提高僧尼的文化知识修养.  相似文献   
6.
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深的宗教流派。中唐时期的慧能是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慧能禅宗与中国其它佛教宗派不同,更与印度传入的佛教有别,是最具佛学禅宗特色的中国佛教宗派。作为在唐代创立的佛教禅宗影响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禅宗美学,  相似文献   
7.
王路平先生的《贵州佛教史》在探索源头时不强作解人 ,多费笔墨 ,只把贵州佛教之源上溯至西晋 ,而迳以唐代牛腾作为贵州佛教传播之始 ,表现出其学术严谨性。该书大量利用黔僧史料 ,以及贵州各地方志 ,发掘出许多新鲜内容。在佛教史方面 ,注重法脉相传 ,把贵州佛教与全国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方法上 ,本书史论结合颇佳 ,难能可贵。读一本《贵州佛教史》 ,了解西南一方风俗民情 ,知道多民族社会的形成史 ,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8.
“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在中国佛教的发展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有关它的许多历史事实,人们至今所知不多。为弥补这一缺憾,笔者不揣浅陋,根据现有资料,试就九华山佛教的形成、沿革、兴衰、特点,作一初步考察。一九华山佛教起步较晚。当中国佛教经历了隋唐鼎盛之后,九华山才迎来第一位出家人,创建起第一座寺院。  相似文献   
9.
(上接年第期20004)三、墀德祖赞执政时期吐蕃政局之特点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到墀德祖赞登上王位之时,吐蕃政局正面临着这样一个重要变化:在赞普王室从噶尔家族手中夺回权力,并经历了年6的不设大论,由王室成员(赞普和太后)独揽内外军政大权的非常局面之后,这一局面到墀德祖赞时已难以撑持下去,王室为形势所迫不得不再度将权柄授予大臣。这乃是墀德祖赞一朝吐蕃政治的一个基本背景和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墀德祖赞时代显然正处于吐蕃政治权力结构发生转折之际。这一背景也决定了墀德祖赞时期的吐蕃政局具有某种特殊的敏感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古民居经堂壁画是有别于藏传佛教寺院壁画的一种壁画形式.本文以实地调查为基础,结合前人相关研究结果,对瓦约古民居经堂壁画的年代、题材、绘画风格技法以及相关佛教史内容等进行初步研究.瓦约古民居经堂壁画以宗喀巴大师形象为主要题材,对研究清代壁画和相关佛教史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