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26篇
科学研究   59篇
各国文化   108篇
体育   101篇
综合类   129篇
文化理论   26篇
信息传播   30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郭立珍 《兰台世界》2006,(8X):56-57
“节俭”一词在先秦汉代的文献中就已经时常出现,作名词表示在人们在生活或消费上的克制、约束行为。“节俭”为什么能表示人在生活、消费行为上的克制、节省行为呢?本文旨在对这个词进行一点浅显的考证。  相似文献   
3.
“得”字的本义是“获得、得到”。它在先秦的意义和语法功能主要有:1.作为词。它的意义有得到、获得。在句子中充当谓语,带宾语,词性为及物动词;当它表“能够、可以”义时,词性为助动词,属于一种半实半虚的词,在句中充当状语。2.作为语素,它表“能、能够”在语法功能上相当于一个词,还表“适合、适应”义。这些功能和用法都是从“得到、获得”义引申而来。3.它还可与“微、无”组成凝固结构;还通“贪”,通“德”。  相似文献   
4.
浅谈先秦“礼”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们谈到“礼”时,常有一个莫名的局限,似乎“礼”是专属于懦家的议题,关于“礼”的典籍,也大都放入儒学的范畴内。然而,“札”真是儒家的专属论题吗?还是说,这只是千古以来的错误印象所造成的错觉?本文并无能力去解决这千古以来既定的思维逻辑,只想籍由对“礼”在先秦时期一些变革的探讨,试图探讨一个对于“礼”的新的思维方向。  相似文献   
5.
北宋郑獬可能是历史上《左传》成书秦汉说的最早提出者。南宋魏了翁亦疑《左传》乃秦汉初人所作。明嘉靖年间季本最早明确提出《左传》成于汉初张苍之手。近人洪业继之。然此数说无甚影响。真正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是刘歆伪作说。从历史渊源来看,此说远在西汉末刘歆挑起今、古文经学之争时就已伏下了线索。清刘逢禄《左氏春秋考证》的问世,标志着刘歆伪作说的正式兴起。近世以来,大凡今文经学派和受今文经学派影响较深的学者多持刘歆伪作说。但现今此说已难见持论者了。代有增益说调停春秋说、战国说及秦汉说三派之间,以顾炎武的表述最为简明扼要。对此说有所申阐发明的是徐中舒。  相似文献   
6.
晏婴作为先秦时代的著名贤相之一,协助齐国君主治政长达50余年。晏婴在位始终敢为国为民直谏君主的过失,除有其思想与理论基础外,关键还在于其具有高超的进谏艺术技巧。本文以《晏子春秋》为据,就晏婴进的艺术技巧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7.
我看到那个老人了:瘦小身形,白发萧疏,曳着拐杖,在巨榕荫覆的石板路上踽踽独行。“团团科月照山行,待曙疏林气自清。小市灯火浮霭上,干峰岚色背空明。……”——难道他大难不死,浴火重生,回来重寻昔时幽情?  相似文献   
8.
陈豪珣 《武当》2009,(12):43-44
得道成仙,长生不老,是道教的核心宗旨。作为道教祖师的老子和先秦道家主要代表的庄子都重视养生、长生,有丰富而独特的养生之道。老庄的养生之道是道教养生学说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9.
《北京档案》2002,(4):1
"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跟上首都现代化发展步伐",是2002年全市档案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的强劲推动下,正以惊人的速度跨入"信息时代".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利用,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电子文件.从殷商甲骨、秦汉简牍到近现代声像档案,档案载体已出现过若干次换代和更新.但是,电子文件的产生,决不仅意味着一种新型载体档案的诞生,而且也标志着人类社会记录信息、承载信息、传达信息、留存信息和开发信息的方式发生了革命.这场革命是纸张产生以来,是近现代档案学理论诞生以来,文书、档案工作领域最剧烈的一次变革,它直接影响着档案工作的运作方式、标准制度、基本理论乃至思维观念.  相似文献   
10.
川东长江沿岸先秦考古学文化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对川东长江沿岸先秦时期各阶段的考古学化进行了分期,为此揭示各阶段化的特征及早晚化的变迁轨迹,在石家河化衰落不久,哨棚嘴化也很快随之衰落,与此基本同时,成都平原的宝墩化也相继衰落,于是川东峡江地区和成都平原的古化都发生了突变,伴随而来的是中原二里头化的渗透,这一路线由鄂西地区沿长江西进,成都平原正是在这一外力的作用下诞生了三星堆明,川东峡江地区亦成为三星堆化的分布范围,初期阶段东边甚至到达了鄂西地区,自此以后川东峡江地区与成都平原的化基本同步发展,并不断整合,形成了一个地域辽阔的三星堆化——十二桥化——战国青铜化承续发展的化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