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0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梅墨生 《收藏》2006,(6):41-41
盖中国画之修为也,内文外美,在意象一在笔墨,亏一而不为功。一味讲究笔墨,为笔墨而笔墨,则画失其魂矣;讲究意象与内涵,其旨也然而苦无形式语言之锤炼,则意象与内涵失所凭藉,故已然之旨也不然矣。因是以言,中国写意画堪称内外双修之世艺也。然以此视时下之中国画坛,内外双修者鲜,一味外求者多,甚或外求亦仅在形式而无笔墨矣。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绘画风格也随着各个朝代的发展而演变。元明时期的文人画借助丰富的题材来表达审美理想,追求诗画相融的意兴和境界,追求与文学趣味一致的笔墨趣味,诗、书、画、印的结合蔚然成风。元明时期的丈人画把写意中国画推向了成热时期。  相似文献   
3.
浓淡皆相宜     
刘大为 《收藏》2007,(4):95-95
看到秦海最近的一批新作,不由为之一震,真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相似文献   
4.
中国写意画的前景如何?这既是当代绘画界一个十分原则的命题,也是一个十分敏感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对写意画的艺术特质作一初略的探索,为反思和评价中国画的审美价值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大多数人只注重工笔画形式上的工整性,而忽略了其内在的写意性。不仅是工笔画,就中国画整体而言,它都是写意的艺术。文章从写意性的角度探析工笔人物画,"写意性"作为一种绘画观念蕴含于工笔人物画艺术之中,体现着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意趣,赋予了工笔人物画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  相似文献   
6.
正写意花鸟画是中国美术领域内最绮丽的瑰宝之一。它以简练、概括而又准确的笔墨勾勒出作者对事物深刻的感受与丰富的联想,借以抒发作者的情怀,它讲究形神兼备、气韵生动,最终达到神与物和谐统一的效果,更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唤醒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怎样拓宽高中美术写意花鸟画的教学策略。一、重视创作准备工作首先要上好随堂鉴赏课,提高学生艺术修  相似文献   
7.
正李苦禅是近代著名国画大师,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六十余载,他笔下的鸟和写意画具有特色,笔法大气、气势磅礴、形神兼备。李苦禅的画幅幅精品,而他以画品教子的故事更为人称道。李苦禅的儿子李燕受父亲熏陶,也迷上了绘画。上了中学,李燕在学校已经有了些名气,老师和同学们都夸他是"小画家"。李燕听多了好话,就开始骄傲起来。李苦禅发现后,把李燕叫到身边说:"我们今天每人画一幅画,然后一起拿到街上去卖,看谁的价格能卖得更高!"李燕不知道父亲葫芦里卖的什么  相似文献   
8.
中国写意画中的“写”。承载着中国写意画中线的生命内涵,并赋予了中国写意画中墨的精神家园,“写”之一字,是观念转化为造型,是最为本质的表现方式,是精神内涵饱满流露于创作的最直接表达。  相似文献   
9.
由于隔代,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傅抱石、李可染等高龄大师且不论,平生最景仰两位稍年轻的大师,一位是黄胄先生,另一位则为汤文选先生。黄胄先生直接以写生入国画,其作品对传统国画的笔墨、形韵、精气全面冲击,迄今影响至巨。而汤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画坛上,如果说到大写意画就不能不提集大成者齐白石的话,那么当说到小写意画时,就不能不提一位对此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王雪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