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219篇
综合类   139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力竭运动模型,应用SigmaSan Pro图像分析软件对安静时、运动后即刻、运动后6小时和24小时时大鼠皮层和下丘脑组织中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发现:力竭运动引起组织内毛细血管管腔发生明显的变化;24小时后其形态基本恢复到运动前水平。此外数据显示力竭运动后皮层和下丘脑组织毛细血管管腔的变化情况不同,我们认为两个脑组织中毛细血管的疲劳和恢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力竭运动对不同运动训练人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 ET)和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代谢的影响,用Bruce跑台分别对少年对照组和2组(力量型和耐力型)少年运动员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耐力训练和力量训练均可略提高血浆ET和极显著提高血清NO的基础值,降低ET/NO值,而且与受试者的机能状况有关.这种改变对增加心肌收缩性,加强心肌泵功能,调节冠状血管张力,改善心肌供血有着重要意义;而力竭运动引起血浆ET极显著升高和血清NO极显著降低,导致ET/NO值极显著升高,这可能是引起运动时血压的升高的生理或病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运动与血睾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睾酮作为雄性激素的代表,与机体的运动能力有密切的关系。本文综述了血睾酮的生理特点、作用、以及运动对血睾酮影响的研究进展,旨在促进国内体育科学工作者对血睾酮有更深的理解、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速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现代运动训练是由负荷--疲劳--消除疲劳--恢复--提高构成的过程.恢复与疲劳在运动训练中有着同等重要作用.人们充分认识到,没有负荷就没有训练,没有恢复也就不会有提高.当今速滑强国高度重视恢复训练,这是因为大负荷训练给予运动员以极深的刺激作用,使疲劳程度加深,这就必须让运动员有足够时间和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促进恢复,及时进行疲劳消除,以保持运动训练节奏,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冷刺激和力竭运动对小鼠LPO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小鼠在冷刺激影响下作力竭性运动 ,肝脏、心脏、骨骼肌及大脑组织LPO水平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冷刺激使力竭运动机体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 ,在心脏、骨骼肌及大脑组织中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且各组织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大脑骨骼肌心脏肝脏 ;SOD活性基本不变 ,总抗氧化能力 (TAC)呈下降趋势 ,其中肝组织中呈显著性下降 (P〈0 0 5 ) ,其它组织无显著性差异 ,各组织的抗氧化能力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骨骼肌大脑心脏肝脏  相似文献   
6.
运动恢复期间大鼠不同脑组织中NO和MDA代谢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力竭运动模型,分别在运动后即刻、运动后0.5h、2h、6h、12h、24h和48h测定大脑皮层组织和下丘脑组织中NO和MDA含量,结果发现MDA含量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在大脑皮层组织中运动后即刻的NO水平出现显著的降低(P<0.05),以后恢复到安静时的水平,而下丘脑组织中,力竭运动后2h内,NO的含量呈比较明显的降低(P<0.01),在运动后6h还有显著的降低(P<0.05),之后下丘脑组织中NO的产生量恢复到安静水平,且有轻微的上升。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认为中枢运动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与NO的明显降低有密切关系,而与脂质过氧化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7.
谷氨酰胺对力竭性运动大鼠腓肠肌抗氧化能力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力竭性游泳运动方式,通过补充与不补充GLN对比观察大鼠力竭性游泳运动后18小时腓肠肌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评价(GLN)的抗氧化能力效果。研究证明,给予运动机体补充外源性GLN可提高骨骼肌中的GSH含量,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抑制骨骼肌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8.
小白鼠力竭运动后抗感染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封闭群昆明鼠为实验对象,研究机体力竭运动后的抗感染能力,研究结果显示,力竭运动后,T细胞转化试验和LPCA活性水平降低。100%的实验组小鼠被志贺福氏杆菌感染,50%的实验组小鼠被志贺福氏杆菌和阿米巴原虫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9.
中药消除运动性疲劳方法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关于中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近几年来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在今后一段时期还仍是运动医学界的重要话题.通过对近20年来部分研究文献的总结发现,运用中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主要有中药内服、中药外用、中药注射以及内外兼用四种.主要对这四种方法的研究及其临床实验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一次性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一次性递增负荷至力竭性运动前后宏观血液流变性和红细胞流变性有关指标的变化比较发现,力竭运动引起了血液流变性质的异常改变,出现血浆黏度和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及HCT显著升高(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A1、A2、红细胞变形指数TK、红细胞刚性指数VR显著升高(P<0.05)等血液流变性的异常变化。这可能是引起运动能力下降和运动性疲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