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程结构中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几何参数往往具有随机性质.如何研究随机参数层合板的灵敏度, 并对参数进行优化分析,这对正确估计结构设计的可靠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用随机摄动法,导出了求反对称层合板响应灵敏度的计算公式,研究了随机参数反对称层合板响应的灵敏度和优化设计,并用网格法计算出最佳铺层角.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导入过程] 一、初步感受余数的产生理解余数的意义 1.出示正方形,师问搭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 2.师:老师这里有8根小棒,可以搭几个这样的正方形?(配合板书,边数边画)你能用个算式表示吗?(解读算式)  相似文献   
3.
4.
采用缝合单层板刚度分析模型,建立了缝合层合板本构关系,并计算了工程常用缝合参数下特定缝合单层板的刚度矩阵,进而计算了缝合层合板的刚度矩阵,同时还用ANSYS对相同缝合层合板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分析。2种方法比较表明,结果较好吻合,为缝合层合板刚度计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跳板跳水“合板”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板”是跳板跳水中最关键的技术指标之一。笔者将运动员和跳水板视为一个“人-板”系统,重点用实验的方法全面细致地研究了人板结合后系统的动态特性。针对影响“人-板”系统动态特性的三个参数,运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人-板”系统运动的时序信号,经过傅立叶变换得到系统的固有频率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人-板”系统的动态特性随着运动员选择的支点、运动员的质量、运动员在跳水板上的位置的改变而变化。同时,支点的选择还同运动员踏板的力量、踏板速度有关。另外,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对比研究发现,跳板的固有频率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以线性化处理。  相似文献   
6.
黎淑华 《知识窗》2011,(4X):64-64
<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全国知名校长蔡林森提出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课本第7页《测量活动》时,笔者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一、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本第7页的《测量活动》,请看本节课的自学目标:学习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并会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和质量。1.看一看(先学,5分钟)师:为了使大家更好地理解分米和厘米转化成米的方法,请看自学指导,并立即自学,以下是自学指导:①认真看课本第7页,填一填上半部分例题;②想  相似文献   
7.
陈晓东  邹冰 《科技通报》2000,16(5):342-346
提出一种计算含单个加载孔层合板的破坏荷载和破坏类型的方法,该方法假定特征曲线为:rc(θ)=R+Aot+(Aoc-Aot)sinθ,在加载孔边和特征曲线之间求平均应力,应用Yamada-Sun强度准则求出破坏荷载和破坏类型,对T300/SP286材料分析表明:本方法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并且比Agarwal B.L.的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航空复合材料电磁感应焊接时焊接参数对层合板搭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探究不同焊接功率、焊接时间、焊接压力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焊接强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航空复合材料电磁焊接强度试验。首先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设计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通过拉伸试验机获取焊接强度试验数据,确定最优电磁焊接组合参数;其次分别对三种焊接参数进行试验,分析不同焊接参数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焊接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焊接最优组合参数为焊接功率3.0 kW、焊接时间10 min、焊接压力1.0 MPa;对焊接强度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为焊接功率,影响程度最小的因素为焊接压力;当焊接功率为2.5 kW、3.0 kW,且焊接时间大于10 min时,随焊接时间增大,焊接强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9.
积极蹬伸"合板"的模型探究和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基本的力学原理和数学方法,将跳板从较低位置向平衡位置恢复过程的竖直方向运动简化为局部简谐振动,将人体积极蹬伸动作模拟为被压缩的弹簧振子恢复形变运动,建立了人板系统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方程,并解出方程得到其运动规律.利用此蹬伸模型从理论上阐述了选择积极蹬伸时机和控制蹬伸节奏对蹬伸"合板"的意义,并从数理角度解析了采用软板起跳技术和增大肌肉绝对力量可提高蹬伸"合板"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