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1篇
教育   1527篇
科学研究   90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561篇
综合类   23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力竭运动模型,应用SigmaSan Pro图像分析软件对安静时、运动后即刻、运动后6小时和24小时时大鼠皮层和下丘脑组织中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发现:力竭运动引起组织内毛细血管管腔发生明显的变化;24小时后其形态基本恢复到运动前水平。此外数据显示力竭运动后皮层和下丘脑组织毛细血管管腔的变化情况不同,我们认为两个脑组织中毛细血管的疲劳和恢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军事体能训练的大脑机能能力和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测量实验法对大脑机能能力与军事体能训练评定体能等级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大脑机能能力和特征的稳定、均衡和灵活能提高体能评定水平。同时,不同大脑机能能力被试在体能训练的发展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即体能评定等级高大脑机能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3.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血液CK、LDH、IL-4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抗疲劳能力的影响,将8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服药组,通过适应性训练后,进行一次力竭性运动,测定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4h、48 h的血液CK、LDH和IL-4等有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服药组的各指标升高幅度均较低(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骨骼肌细胞膜的正常结构和机能具有保护作用,能降低运动后急性免疫应答反应,因而具有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将其开发为运动营养补剂应具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运动对大鼠心肌GSH、GSSG含量及GSH/GSSG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以游泳训练的大鼠为实验模型,观察雄性SD大鼠心肌GSH、GSSG的含量以及GSH/GSSG的比值.发现经10周递增负荷的游泳训练和长时间力竭运动后,大鼠心肌GSH含量显著下降,GSSG的含量显著升高,心肌的GSH/GSSG的比值降低,P<0.05,提示长时间力竭运动致活性氧产生增加,GSH/GSSG氧化还原缓冲作用改变的可能性增加,影响了细胞信号传递过程.发现心肌GSH含量有下降趋势.本实验还观察了大鼠心肌中巯基含量,发现巯基与GSH的变化相一致,从侧面反映运动导致机体活性氧产生增加,细胞氧化还原状态发生改变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5.
探讨有氧运动训练与针刺穴位对中老年大鼠腹部脂肪、体重、体长、腰围及Lee’s指数影响的变化规律。选用32只 16月龄雄性SD健康大鼠 ,随机分成对照组、运动训练组、针刺穴位组和运动针刺结合组 ,均以普通饲料喂养。运动组大鼠在动物跑台上进行跑步训练 ,每日下午 6点~晚 8点进行。据BedfordTG等的研究采用速度 2 0m/min ,坡度 5°(相当于 6 5 %~ 75 %VO2 max)训练 ,持续时间从 2 0min/次开始 ,逐增加至 6 0min/次 ,每周 3次 (隔日 1次 ) ,共12周 ;针刺组大鼠在动物固定器上仰卧位 ,选穴后三里、天枢、中脘、阴陵泉 (两侧交替轮换取穴 ) ,32号 1寸毫针刺入3~ 5mm ,接通电针治疗仪 ,低强度刺激 (频率 10Hz、1 5V的连续波 ) ,以不引起肌肉颤动为准 ,留针 10min ,每周 3次(隔日 1次 ) ,共 12周 ;运动针刺结合组大鼠采用运动训练与针刺穴位两项交替进行 ,每周各 3次 ,方法同运动训练组和针刺穴位组 ,共 12周。实验过程中记录大鼠进食、水量 ,测体重、体长及腰围 ,计算Lee’s指数 ,并观察大便质量、睡眠等状态 ,实验结束后剖腹称重腹内脂肪量。结果表明 :运动针刺结合的减肥方法对大鼠有良好的降脂、减重、缩腰的作用 (P <0 0 0 1) ;单一的针刺减肥具有减重、降脂、缩腰作用 (P <0 0 1) ;单一的运动减肥  相似文献   
6.
过度运动对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过度运动对海马神经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探讨过度运动导致的海马神经元形态改变与BDNF的关系.大鼠6周递增负荷游泳运动后取海马制作石蜡切片,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BDNF的变化.结果发现:过度运动后大鼠海马发生形态变化,发生结构变化的神经元的BDNF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7.
八一女排运动员大脑机能能力及神经类型分布特点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八一女排运动员大脑的机能能力和机能特性及神经类型分布特征的分析,发现女排选手的适应性大脑皮质机能活动特征和项目的适宜性神经类型,为排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训练提供了神经类型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是开发大脑功能的关键时期。在早期教育中要全面、充分、有效地开发嬰幼儿大脑的功能,就必须根据大脑两半球结构和功能的特点及生长发育的规律,遵循如下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9.
中小运动量的身体锻炼对应激状态下大鼠NK和IL-2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小运动量的身体锻炼作为一种有效降低心理应激反应的应付方式,通过提高个体抗心理应激能力,降低个体心理应激反应强度,从而维持个体的免疫功能的稳定。采用免疫学手段,通过对NK细胞和IL-2的检测.从免疫学角度来探讨这种有益心身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发现:(1)冷刺激引起大鼠较强心理应激反应,并极强地抑制了大鼠的免疫;(2)小运动量身体锻炼的抗应激作用是积极的;(3)中等运动量的身体锻炼比小运动量的更能提高大鼠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运动恢复期间大鼠不同脑组织中NO和MDA代谢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力竭运动模型,分别在运动后即刻、运动后0.5h、2h、6h、12h、24h和48h测定大脑皮层组织和下丘脑组织中NO和MDA含量,结果发现MDA含量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在大脑皮层组织中运动后即刻的NO水平出现显著的降低(P<0.05),以后恢复到安静时的水平,而下丘脑组织中,力竭运动后2h内,NO的含量呈比较明显的降低(P<0.01),在运动后6h还有显著的降低(P<0.05),之后下丘脑组织中NO的产生量恢复到安静水平,且有轻微的上升。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认为中枢运动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与NO的明显降低有密切关系,而与脂质过氧化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