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94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教育   23296篇
科学研究   2287篇
各国文化   315篇
体育   978篇
综合类   516篇
文化理论   1269篇
信息传播   5341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92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308篇
  2020年   408篇
  2019年   328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368篇
  2016年   706篇
  2015年   1214篇
  2014年   3122篇
  2013年   2410篇
  2012年   2733篇
  2011年   3058篇
  2010年   2632篇
  2009年   2526篇
  2008年   2975篇
  2007年   2352篇
  2006年   1666篇
  2005年   1570篇
  2004年   1334篇
  2003年   932篇
  2002年   926篇
  2001年   618篇
  2000年   427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义务教育法》实施以来,明确了依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城乡校际间均衡发展的核心在于均衡配置教师资源,促进校长、教师合理流动,并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相似文献   
3.
4.
5.
6.
有奖评刊     
《羽毛球》2020,(3):17-17
评刊表电子版下载:http://sports.sina.com.cn/zz/badminton/欢迎大家用以下任何一种方式与我们交流互动电子邮箱:badminton123@sina.com微博留言:http://weibo.com/badminton123邮寄地址: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8号《羽毛球》编辑部,邮编100061编辑部电话:010-67118657(FAX)、67194398。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旨在分析协同搜索用户在信息搜索任务过程中的交流内容与模式,从而理解协同搜索用户的关注重点与搜索过程。[研究设计/方法]基于书籍交互检索平台(CLEF-Social Book Search)设计实验,共招募18名被试完成两种搜索任务,通过录音记录对话并对其进行编码和分析,总结交流内容特征和模式。结合任务类型、认知类型组合、服务器记录的搜索交互行为日志以及问卷收集的搜索体验进行了探索分析。[结论/发现]从交流内容上看,协同搜索用户主要理解与评判书目信息、商讨搜索任务计划;比起认知类型不同的用户,相同认知类型的用户在操作交互方面交流更多,在评判决策方面交流较少。交流模式依据讨论内容比重可分为理解评判型、评判主导型、均衡交流型三种,评判主导型用户的任务完成满意度最高。[创新/价值]协同搜索用户的交流反映出搜索过程中需要与同伴商讨协同的焦点,也是需要系统提供协助的重点,给协同搜索系统设计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针对协同搜索的交流内容设计的编码系统对相关的协同交流研究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体育是“一带一路”倡议人文交流的重要依托,体育赛事对实现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英联邦运动会的长期举办推动了英联邦国家的整体发展,是体育赛事交流的典型案例。通过对英联邦运动会与“一带一路”体育赛事的对比,分析其对“一带一路”体育赛事的借鉴作用,并探讨“一带一路”体育赛事交流的构想与策略。认为:开展“一带一路”体育赛事交流应建立“一带一路”体育组织,组建相应的工作机构,举办“一带一路”国家运动会;构建“多边体育合作机制”,不断扩大“一带一路”体育赛事的覆盖面,重视赛事风险并避免负面影响,鼓励、支持多国举办“一带一路”体育赛事。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列举实例,从不同几方面论述了在进行汉英文化交流时,双方所采取的不同的思维取向,进而阐明了解不同的文化,掌握文化技能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