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0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82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丽 《收藏》2006,(4):79-80
带钩是古代扣接束腰革带的用具,始于春秋,流行于战国至汉,在古籍中还有犀毗、鲜比、师比、胥纰、犀比等名称。带钩除了主要用于钩系束腰革带之外,还有佩钩。  相似文献   
2.
戎畋松 《收藏》2006,(11):136-137
共少半釿 战国暑期魏铸币,流通于三晋、两周地区。共:古国名,西周时为共伯封国,共伯曾入列三公之秩。《左传》:隐公元年(前722年),“太叔出奔共”。春秋时期共为卫国兼并,成为卫别邑;战国时卫备受强邻魏国侵扰,前254年,卫名存实亡,成为魏之附庸,领地独剩濮阳,共吧归魏占有,其地望在今河南辉县西。  相似文献   
3.
从《战国策》的形成史来看,它应有其每一篇的原始作者,有作为其前身的早期结集本及结集人,然后才有了刘向的编辑整理。不过对于上述前两项,后人也是众说纷纭,已不甚了然了。本文综合学者们的各种研究,对它们作了一番清理和介绍。  相似文献   
4.
戒畋松 《收藏》2006,(4):104-105
战国末期燕铸币。燕自孝王后,政治、经济每况愈下。燕王僖在位时(前254-前222年),畏秦如虎,国势更衰。秦王政元年(前246年),燕国以太子丹为人质,与秦结好。太子丹入秦不久逃回,阴结天下死士,以图亡秦之策,遂有荆轲刺秦王一段史话。  相似文献   
5.
关于陈子昂的人格,历代研究者争论纷纷,毁誉不一,其实,陈子昂的纵横家思想是战国纵横家与侠义之士的思想在初唐历史条件下的融合与发展,其功名思想和人格具有明显的纵横家特征;其人格与文格在纵横家的层面上交融在一起,他的诗文创作丰富发展了战国纵横家风格。  相似文献   
6.
楚史三题     
  相似文献   
7.
《战国策》共33篇497章。它主要记载纵横家的思想、言行,反映战国时代的政治、军事、外交和其它方面的史实。它是战国时代的一面镜子,具有重要的文学地位和史料价值。其思想内容颇为驳杂,影响较大。正如李梦阳云:“录往者迹其事,考世者证其变,工文者模其辞,好谋者袭其智。依正因为这样,历代对本书的评价才褒贬不一,尤其是它的思想内容,大多持贬责的态度。汉代刘向认为《战国策》是“纵横短长之说”。②到宋代,曾巩则贬之为“邪说”,主张“放而绝之’执明代李梦阳也斥之为“畔经离道之书’吻。清陆陇其更称此书“机变之巧,足以…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各交战国中,这种影响波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拟就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童工劳动的影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笑纹 《全国新书目》2008,(15):20-20
易中天、王立群讲史,于丹、姚淦铭读经,在国内文史类图书市场上,"百家讲坛体"一时间大行其道,于是乎,上世纪80年代春潮涌动的"国学热"终于从所谓的"精英阶层"辐射到"普罗大众"。但是,有关国学的写作,是否还应有另一种可能?既不像于丹那样浅尝辄止地读"经",也不学易中天那样天马行空地讲"史",而是融  相似文献   
10.
最早书籍与简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裕  陈静 《出版史料》2005,(1):98-112
先秦书籍大致以春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即春秋以前的夏、商、周三代,大致自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我国书籍的产生与兴起时期;后一阶段,为春秋至战国年间,大致自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我国书籍兴起后的发展时期。本文所说最早书籍,主要是春秋以前书籍。书籍如何产生与兴起,可从书籍内部与书籍外部两方面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