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行为是青少年学生的一种常见表现,他们从小就爱问“为什么”,但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于用最明确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而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回答他们提出的看似简单、荒谬,甚至有点愚蠢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越来越少地去问“为什么”,久而久之,学生的探究意识也就越来越淡化。那么,怎样在课堂上把学生的探究活动做透、做细呢?笔者想通过下面两个案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3.
在2011年版《物理课程标准》中,评估是物理科学探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习者在经历科学探究活动后,获得并超越原有认识和当前观察结果,有了新的理解,对探究行为重新审视和反思的过程.一、学生评估能力的体现1.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评估探究过程的意识,指对探究的行为和所收集的信息的科学性、可靠性有进行评估的愿望,这种愿望,通常表现为对一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倡导教育中的"知行合一",其本质是指教育要"强调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物理学科的教学基本特征是以创设问题情景为切入点,以观察实验(事实)为基础,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为重点,是更应该强调"知行合一"的学科.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稳定而特异性强的小鼠社交恐惧行为模型。方法:采用针对社交接触行为给予条件性足底电击(O.7mA,1S,1~5次)的方式建立小鼠社交恐惧模型。分别于电击后d2和d15检测小鼠的社交探究行为,以探究时间百分比(investigationtime%,1T%)为社交恐惧行为评价指标。分别采用小鼠高架十宁迷宫实验、明暗穿箱实验和强迫性游泳实验评价小鼠的广泛性焦虑行为和抑郁样行为。结果:在条件性电击后d2和d15的社交探究实验中,与非丰十交刺激(non.socialstimulus,NSS)组比较,条件性社交刺激(conditionedsocialstimulus,CSS)组小鼠IT%均显著减少。在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明暗穿箱实验和强迫性游泳实验上,CSS组与NSS组各行为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采用条件性足底电击方式可成功建立小鼠社交恐惧行为模型,模型症状可持续至少2周,且不伴随广泛性焦虑行为或抑郁样行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生成是课堂偶发的问题或见解表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生成性特征。然则当教学生成有效发生后如何利用,又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即生成教学(或者说境遇教学)的问题。如何促使教学生成的有效发生?如何灵机创生生成教学?这是"基于生成的教学"应当区分认识和实施的两个不同追求境界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物理课堂要让学生"动"起来,即学生要有目的地实验、研讨或交流,体现"探究行为",构建高效的"学习行为课堂".笔者以"大气压强"教学为例说明.一、依据学习任务,设计探究实验,有效组织探究活动苏科版教材中的"大气压强"内容以两组探究活动为主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亲历"估测大气压的值",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为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依据知识建构的特点,笔者精心设计探究实验,有效组织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并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探  相似文献   
8.
《父母必读》2014,(2):44-45
正关于吃手,关于安抚奶嘴,你有种种疑虑?中美专家一起来帮你。你有没有因为宝宝老是吃大拇哥或安抚奶嘴不离口而焦虑过?其实,你大可不必如此担心。所有的宝宝都有吮吸的需求,有的宝宝甚至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吮吸手指了。吮吸有抚慰和镇静的效果,因此,小家伙迷恋拇指或安抚奶嘴其实是件正常的事。  相似文献   
9.
任晔 《物理教师》2014,(12):2-4
本文阐述了“学生科学探究行为评价”课题研究的延伸价值,即以评价导引高效的中学物理行为课堂建设.对“行为课堂”进行了概念界定,并通过提供通用量表的使用说明及使用样例,从“基于目标预设行为”、“聚焦课堂评价行为”、“基于评价改进行为”等3个视角,介绍了我们对打造高效的中学物理行为课堂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王丽华 《学子》2014,(10):96
正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尽管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并动手操作,但却未能有效开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是追求教学目标的圆满和探究行为的完美,不能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起来。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策略。一、利用课程特点,将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