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155篇
科学研究   17篇
体育   427篇
综合类   14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智  王翔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2):178-180
研究采用自制的实验器材和传统的手摇自行车功量计测定男子上肢无氧功率,并对自制器材所测得无氧功率的试验结果进行可靠性、客观性和有效性检验,证明用该自制器材测定上肢无氧功率不仅制作简单、操作容易,而且具有实效性和可靠性的优点,从而表明该仪器在进一步完善后对无氧功率的测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短跑比赛是以无氧代谢为主的竞赛项目,但是有氧能力的提高,对其训练和比赛的全过程却具有重要意义。少年运动员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训练中重视其心血管机能,在多年计划中抓好这个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基础训练中,一般耐力的训练安排是常年不低于30%。常用的手段和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3.
应重视短距离速滑运动员的有氧能力训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分析王曼丽运动成绩提高的原因,指出了有氧能力的提高所起的作用,并介绍了王曼丽有氧能力训练的方法,阐明了必须重视短距离速滑运动员的有氧能力训练,才能使达到一定程度的运动水平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相似文献   
4.
依据人体能量代谢的系统论观点,通过运用阻氧嘴进行双重缺氧训练的研究。阐述了缺氧训练与发展有氧耐力、无氧耐力及其它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双重缺氧训练法的科学性、高效性和经济性。丰富和发展了长跑训练理论,  相似文献   
5.
邓文才 《辽宁体育科技》2002,24(6):10-10,12
本文从生物化学角度出发,结合400m跑的特点和要求,分析了400m跑速度耐力训练的无氧代谢的能源物质和供能过程,并根据能量供应的原理,提出了发展速度耐力训练的方法及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对无氧训练大鼠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桂新  严翊  冯炜权 《体育科学》2002,22(1):91-93,110
给SD大鼠灌胃290mg/KgB.W/d剂量的壳聚糖,同时在静水中负重13%~18%B.W,进行6d大强度间歇游泳训练,每天进行8组练习,每组练习持续时间20s,休息间歇40s。结果表明,壳聚糖可保持大鼠在无氧训练中的运动能力,促进大强度训练中糖原的合成.维持血液pH值的稳定,加速机体在大强度训练后的恢复。壳聚糖是值得开发的运动保健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老年人体育锻炼活动的情况进行相关调查,发现目前老年人在体育锻炼中存在一些锻炼误区,对此提出采用简单易行的心率方法来对老年人体育锻炼实施医务监督,提高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在一场长达90min的激烈比赛中,足球运动员的一般活动距离为8000~10000m,冲刺距离2000~3000m,冲刺以8~50m居多,其中尤以15~30m为最多;平均每45s~1min就要完成一次攻防转换,并伴有激烈的身体接触以及急停、急转、起动、弹跳、不规则的变向跑等。这就对运动员的身体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生化角度看,足球是一项有氧和无氧代谢混合供能的运动。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的百米成绩 ,论述了在短跑训练中应以发展运动员的最高速度作为重点进行突破 ,并从生理学、生物化学及生物力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细致地分析 ,对快速提高短跑成绩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