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宋代李昉等编辑的<太平广记>是宋以前小说的一个集合,尤其是唐代小说.而历史上宋以前的朝代在对外交流上已经比较频繁,在小说里出现异国形象已经不可避免.<太平广记>里的胡人形象虽然并不算多,但从这些零星的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在宋以前中国人眼中的胡人形象,从而探析出现这种形象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李昉作为宋初"白体诗"的代表诗人,其诗歌创作体现出典型的"白体诗"特点:诗人心态上,居事常简,闲适清静;诗歌形式上,多属对工巧、"吟玩性情"的唱和之作,并以五言、七言律诗为主;语言风格上,闲适散淡、平夷雅正。  相似文献   
3.
李昉作为宋初"白体诗"的代表诗人,其诗歌创作体现出典型的"白体诗"特点:诗人心态上,居事常简,闲适清静;诗歌形式上,多属对工巧、"吟玩性情"的唱和之作,并以五言、七言律诗为主;语言风格上,闲适散淡、平夷雅正。  相似文献   
4.
杨欣华 《文教资料》2012,(26):78-80
《文苑英华》成书于宋太宗雍熙三年(986),选录了箫良纥唐五代作品共一千卷。其中赋一共有一千五百多首,而唐赋就占了百分之八十。可见,《文苑英华》将唐赋的基本面面貌保存下来了,而且《文苑英华》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唐代文学作品的态度,本文立足于讨论宋人对于唐赋的态度及隐藏于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李昉因编修三部大型类书流芳百世。李昉编修类书的行为既是当时政治形势所需,也与他的个人能力、经历和性格相关。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李昉用突破性、创新性的眼光为我们保存了大量内容、风格各异的篇章,并且用适当的体例为它们分门别类,适于读者阅读和搜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