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5年11月下旬,因中石油吉林分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导致了松花江流域遭受严重的水体污染,哈尔滨、佳木斯等大中城市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随后,国家有关部门陆续通报发布了多起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公共安全事故。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安全问题,积极倡导组织编制各种安全领域的应急预案体系。面对严酷的现实,全社会都在积极探寻一条防范、控制、减少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造成损失的有效途径。作为社会重要职能机构的各级档案部门,理应以自己的实际工作为社会分忧解难。  相似文献   
2.
水流域水资源保护需要出发,论述了辽河流域水质预警预报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已经具备的条件。根据系统建设目标,采用系统论、信息论的理论和方法及计算机技术对该系统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松花江流域水质预警预报系统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清末是松花江流域社会经济大步前进的一个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对其进行全面开发的重要阶段。虽然其开发时间不如大凌河和辽河流域早,并且还过多地受到清政府封禁政策的影响,清末松花江流域已经呈现出农业发展、城镇兴起、商业繁荣的局面。但清代松花江流域的开发过程,也伴随着对各种自然资源的破坏。那么,清末松花江流域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又是如何呢?  相似文献   
4.
佟锐  敖长林  焦扬  高琴 《资源科学》2016,38(3):501-511
作为国际上评价环境物品非使用价值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评估技术之一,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因其假想性质引起学术界的广泛争议.本文通过评估松花江流域的非使用价值,引入并改进博弈论中的"廉价磋商"提示文本,通过分类设计问卷,识别假想偏差及幅度,验证"廉价磋商"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同时对"替代物品"提示内容的适用性,生态意识和认知态度对支付意愿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廉价磋商方法下的受访者平均支付意愿为(248.71~258.81)元/a,推算出2012年松花江流域的非使用价值为(136.16~141.69)亿元/a,而传统方法下假想偏差占非使用价值比重为3.8%~5.5%.在此过程中,廉价磋商的效用和适用性得到了验证,假想偏差现象应受到重视;替代物品提示被证明不适用于环境物品的价值评估过程;生态意识和认知态度对受访者的支付意愿的影响应在决策过程中予以考虑.研究结论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廉价磋商"在国内的应用积累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松花江流域内水体、底泥、悬浮物采样分析,反映出流内有机磷农药的含量低于相关标准。松花江流域水体、悬浮物中OCPs主要来源于新使用的农药进入水体中,部分被悬浮物吸附;底泥中的OCPs主要是来自长期风化作用造成的残留。  相似文献   
6.
早在15世纪,人们就在松花江流域发现了沙金,并进行了开采。对我国东北地区丰富的黄金资源,日本早就垂涎三尺。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即派遣大量特务、警察、专家、学者勘察辽东半岛的金矿资源,获取我国经济情报。日俄战争后,日本占据了旅大,随即对整个奉天省乃至全东北的金矿资源进行更加详细的普查,掀起了一股在中国搜寻黄金的狂潮。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松花江流域工业污染物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份额偏离方法分析吉林省松花江流域内主要污染物年际变化,评估污染物类别、竞争力和结构特征.研究表明:1)研究期内流域整体环境污染物排放变化幅度不大,年均增长率为0.4%;2)污染强度呈下降趋势;3)从污染物类别看,样本城市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性.共性表现在主要污染物均为工业SO2,差异性表现在污染物的结构组成不同.造成差异性的原因在于城市产业结构不同,农产品加工业和造纸业对污染物结构的形成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2005年11月13日,我国吉林省吉林市的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连续爆炸,造成了八人丧生,七十人受伤,同时导致了一百吨苯类污染物倾泻入松花江中,造成长达135公里的污染带,给下游哈尔滨等城市带来严重的“水危机”。  相似文献   
9.
2005年11月13日,我国吉林省吉林市的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连续爆炸,造成了八人丧生,七十人受伤,同时导致了一百吨苯类污染物倾泻入松花江中,造成长达135公里的污染带,给下游哈尔滨等城市带来严重的“水危机”。  相似文献   
10.
针对松花江流域浅滩的成因及整治原则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